和高中校友H第一次会面。
带我去了小资的五道营、方家胡同、国子监。
一路讲胡同里的店有什么特色,哪家店好吃,哪家店有情调,哪家店换了主人,哪家店关闭装修了,哪家店经常去。
我还未从晕车的痛苦和长途交通的头晕目眩中缓过来,只觉得有点力不从心。小店虽格调高雅,消费水平也可想而知,因此并无兴致进去一坐。却也不好直接明说,毕竟不知道H是否喜欢此类略微高档的消费。如果她喜欢,我也可以迁就,被动接受。
一路逛过来,我未进入任何一家店,H见我兴致不高,问我:你想吃点什么。我答:我对吃的不讲究,随便吃点就好了。她:我附近基本都吃过了,你想吃什么,我可以给你推荐。若是熟悉的朋友,我大概会说:这边消费不低,我们就随便逛逛看看得了,不要在此消费,换个实惠的地方吃饭吧。而对她,我却不能如此直接。几个回合下来,她也表达此处价位较高,我顺势表示:现在还不饿,逛一逛,吃个实惠的吧。见我已表态。随后,H也不再隐藏消费习惯,带我去了小超市买水,去了一家实惠一些的店吃饭。
饭后,去了一家消费不低的咖啡馆。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消费习惯,但我也没有立刻否定或质疑,只是在随后的时间里旁敲侧击询问她平时的生活习惯。才逐渐明白她带我来咖啡馆,并非是自己喜欢,而是觉得我会喜欢,觉得我是一个小资优雅追求品质生活的人。而我俩就在这相互猜测里委屈自己迁就别人,别别扭扭地假装无所谓,假装很开心,进行完美的角色扮演。
人与人的相处,一张一弛,你来我往,沟通要交换到真实的信息,充分表达真实准确的想法,正确领会对方意图,才能让自己舒服,让别人也舒服。这也是情商的一部分。
202006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