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人把工资用成了漩涡、沼泽和黑洞。
小P大学毕业以后,月入7000,无烟无酒,勤俭节约。然而小P有一个小小的迷信:坚决不买房。毕业几年顺畅加薪之后,小P一路娶妻生子,还买了一台日产中档轿车。但是经过房价一轮轮上涨,即便调控力度很大,数据持稳,小P也为没有在省会买到房而夜夜失眠。
小明是信用卡老司机,只要有新电子产品面世,小明总是第一时间分期拿下。一年之后小明发现完全存不住工资,妥妥过上了月光生活。
循规蹈矩和追求新奇的人都可能陷入同一种困境,财务困境。
财务困境
《富爸爸穷爸爸》归纳了两种典型的财务困境。
一是消费困境。工薪族花费了太多的购买力在消费品上。什么叫消费品呢?就是那些从柜台买来第一次使用后,会巨幅贬值的东西。典型的消费品有电影票、爆米花和小P的汽车。
人一生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对工薪族而言,当前工资乘以总工龄可以大致估算出终生的购买力。很明显,如果将过多购买力投入到消费品中,会导致失败的一生。
二是负债困境。负债相当于用法律的形式的形式锁定了未来的一连串消费。工薪族应该更加谨慎地利用负债,要特别重视消费性负债的雪崩效应。
消费行为是习惯的凝结,习惯是思想的表观,思想是文化的体现。
两种思维
人在面对资源时,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思维:陆权思维和海权思维。
文明古国,像古中国的历朝历代,是陆权思维的标杆。信奉陆权的精英使用无数阴谋阳谋,建立了统一天下的朝廷。封建制度是陆权的集中体现。
陆权是本“我”的。始皇帝巡游天下,莫敢不从,是“我”的极致。刘邦完全认可始皇帝的思想,所以他的结论是,“大丈夫当如此”
。即使勇如项羽,也发出了“取而代也”的感叹。
21世纪,依然有人只信奉陆权思维。这部分人往往看起来非常急于获得“消化”的好处。
面对资源,还有一种思维叫做海权思维,也可以说海盗思维。海盗的工作考虑更多的是补给问题。只要资源给力,可以冲向天涯海角。
陆权思维着重“我”与天道的探索。而海权思维允许迷雾,允许未知,甚至允许失败地探索途径直至找到宝藏。从海权人寻找目标开始,到海权人找到宝藏为止,所利用的所有资源形成了他的资源途径,通俗的说法叫经历。
人的一生就是一段财富经历。每一次交易,都是这个经历的一环。人生蓝图,恰恰是一条条清晰的货币途径。货币途径的本质,就是现金在流。
逆袭
就是利用每一次成交机会,让现金越流越多。
这种习惯对陆权人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看来钱总是越用月少的。
在海权人看来,现金不在乎一种资源,只要有确定的机会,确定的赢面,相当的宝藏,就值得经受一些风雨漂流。
陆权人适合于守成。着重兼并和协调。海权人适合于开拓。好在年轻人总有机会做选择。
现金流
任何现金都是一个带名字的流入流出数字序列。比如说单次收入1000,表示成单次收入:1000,0,0...
而月工资是按月的,这个现金流是劳动合同带来的,可以用职位来命名,比如,初级程序员:3500,3500,3500...
房租是流出的所以每次都小于0,比如房租:-900,-900,-900...
现金流总是以按月来分隔的,这样具有比较好的可算性。计算的方式是,按月对齐然后逐个月相加。
这样可以得到一个现金流计划:3600,2600,2600,....
成功的现金流
如果把5年的现金流全部罗列,会有60个月的现金流计划。成功就是这60个数加起来最大。
减支减债。减少现金流中的流出,在很多时候是迈出财务困境的正确方向。
增加收入。加大收入可以解决来源问题,但可能也会掩盖现金流中的潜在的问题。除了升职加薪之外,还可以考虑扩大收入面。
在合理的利息下负债。适度的负债可以扩大购买力。
参与更高回报效率的投资。资产是指确定了的一系列收入。参与更高回报的投资活动,可以以比较慢但是正向的速度积累现金。所有人都想着好资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