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另一个使用提问形式所带来的特质:传递价值观。事实上,比起以直接陈述的方式告知或是劝诫他人,你想要他们支持什么主张,提出问题能在无声中以更有力的方式传递价值观。
其实提问本身只是一个客观的行为,重要的是提问的同时,自己是怎么想的。
是自己本身没什么想法,完全依赖着对方给出的回答;还是想书里说的这样以一种更加“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转递自己的观点、意图和价值观;抑或是期待与对方的回答进行对比,从而明确或是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记得之前高中的时候,班主任跟我表达过“我有时候太过于征求大家的意见了”。本身去征求和了解大家的诉求、意见和看法是没有错的,这是我当时不太理解的原因。
后来也逐渐意识到,是因为我在征求大家的意见之后,常常将对方和大家的意见在心里放得很大很重要,而自己的观点、自己原本应该保持的立场立马就模糊了。这样反而变得优柔寡断了,有时也丧失了在管理和领导角度上应该去坚持和营造的东西。
书还没看完,读上去有点心烦。一方面是因为里面大多数讲的是“好奇心”,和我原本对这本书的预期不同。另一方面是,作者在书里提到很多电影,我并不了解,当我读到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又限于时间没办法一一去了解的时候,我就会开始心不在焉。这种感觉,在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也有,很明显。
我好像很难做到在存在一些不懂的地方的同时仍然读完一篇文章和一本书。不过说实在的,自己也试过很多地方不懂的同时坚持读下去,毕竟考试的时候阅读理解还是要做的,而且有时间限制,容不得我一直纠结。但是这种坚持读完的状态其实是很焦虑不安的,于是也就没了沉下心来去了解文章大意的心态。
这一点,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完美主义”作祟呢?不管怎么说,引起注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