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半生烟雨,半世桃花(其五)伤心枕上三更雨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寄。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山河清远,芳菲乍逝。在兵荒马乱中,她无依无靠,唯有抱紧自己。那是她终于懂得爱情不过是一场风花雪月,青梅树下的邂逅,也许充满了命运的偶然。
北宋,长期以来的重文轻武,加之党派之争频繁,国力衰微。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兵大举南下,宋徽宗慌忙退位于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再次入侵,开封沦陷,北宋灭亡,赵构继位,南宋苟延残喘......
他与她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本以为可以沉浸在爱情的漩涡中泼茶赌书。可如今,个人的命运被推至时代面前。唯有辛苦度日,颠沛流离。
远处,战火弥漫,山河破碎。近处,母亲去世,悲从中来。若要奔丧,辛苦经营的文物如何安置?
此刻赵明诚尚在淄州任职,战火尚未至此,但日后必也是岌岌可危。夫妻二人制定计划将它们分批次运往江宁。李清照独自留在淄州照看文物。于是,夫妻短暂的相聚后,又将面临分离。
《金石录后序》记载“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即便如此,青州苦心经营的文物全部化为灰烬,他们拼死只留住了部分最珍贵的文物。
覆巢之下 复有完卵乎?王朝颠覆面前,一介女子回天乏术,兵变之后,李清照带珍贵文物来到江宁。
此时,赵明诚已是江宁知府。江宁自古为六朝古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虽内忧外患,此地倒也安宁。李清照与夫团圆,也算暂时安稳。
李清照——半生烟雨,半世桃花(其五)伤心枕上三更雨
男儿何不带吴钩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
也许世人眼里的李清照,只不过是一个吟风弄月,歌唱儿女情长的婉约派诗人。殊不知历史长河浩荡中留下了她重重的一笔,正是由于她那一股雄壮之气。
项羽兵败乌江,无言愧对江东父老,遂自刎而死。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姬虞姬奈若何?一把利刃穿透自己柔弱的体肤。然而李清照写此就只为歌颂霸王一代枭雄的威武,一段伟大的旷世绝恋?
她自幼生长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为官刚正不阿,她恨自己是个女儿身不能亲自杀敌,只能谱词,以表愤慨。她却万万想不到,在自己奋笔疾书讴歌民族气节时,身边竟出现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典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建炎三年,御营统治官王亦于城内兴兵作乱。此人官低于赵明诚,统辖的兵马却隶属朝廷。幸运的是已被下旨调任湖州,但当他得知此事时,虽身在江宁,却将此事全盘推给新到任的江州知府,自己伙同江宁其他两名官员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落缒而逃。
于法律层面来讲,人们也许不能对他指责一二,但于道德层面来说,他虽被调往湖州,但身在江宁,身为一方父母官,却视暴乱而不见实在愧为朝臣。
若非李谟提前采取行动,恐怕江宁城早已沦陷,也许他会被叛军杀害,也许全城百姓都会死于非命。
李清照得知此事痛心疾首,想到夫君狼狈出逃的样子,她甚至怀疑此刻的赵明诚还是那个俊态丰神的少年吗?
然而,她亦是经过磨难之人,他对赵明诚爱慕始终大于苛责。在时光的验证下她选择了原谅。他们二人商定述职之后便解甲归田,隐居山林。乱世的烽烟中,他们真的能全身而退吗......
李清照——半生烟雨,半世桃花(其五)伤心枕上三更雨十年生死两茫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山河破碎,夫君罹难,生逢乱世,她终是不曾获得一个安稳的流年。那人走后,只留她一人孤苦伶仃,长夜漫漫。守望着对他的思念,整日以泪洗面,度日如年......
因述职需要亲自面圣,鉴于时间紧迫,他让李清照先暂住池州。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此一别,不到一月,李清照等来的不是丈夫,而是夫君身患重疾的噩耗。
她连夜启程,忧心如焚,等站到他的面前,他却已因服用大量黄芩而腹泻不止,数病齐发,命在旦夕。仅仅几日便绝尘而去。
那个曾与她相许走遍万水千山,写下红尘滚滚的人,永远诀别了。
酒一杯接连一杯,却也无法阻挡晚来风急的蚀骨心寒。偏偏此时,菊花盛放,往日时光涌入心头,山河破碎,故国不堪回首。仿佛一夜之间这个风尘女子变得一无所有。
夜来幽梦忽还乡,只一秋芳华,一窗闲月,便把这无尽的哀思推到极致。满腹相思化作一盅毒酒,稍不小心便渗入心脏,毒发身亡。
爱,生如许,却凋谢至极。唯独她青丝化白发,残损年华,红绡帐内,任红烛摇曳,只留她一人香消玉损。
此刻李清照除了剩余的金石书画便一无所有,命运至此,也许上苍会怜悯这个欲将血泪寄山河的柔弱女子。谁也不知一路逃亡,坎坷的命运中还有什么等着她去经历......
李清照——半生烟雨,半世桃花(其五)伤心枕上三更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