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惹波罗密多心经》

作者: 圣人之学_姜朝旭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09:54 被阅读10次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白话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说:当我修行大智慧到彼岸心经成就时,观照到内心处于极其平衡、清净的状态,以前一直都活跃着的五蕴都消失了,过去所承受的苦难,厄运也有如梦幻泡影般消失殆尽,而且以后也不会再出现了。

舍利子,我跟你说,我们所见的物质形态看似有形,其实和无形的空没有差别,甚至还可以这么说,有就是空,空就是有。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舍利子我告诉你,所有生命的本质,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其本原是极清净、极平衡的,它们一直存在着,不生也不死,没有生和死的概念,没有垢和净的差别,也不存在增加或减少的问题。

所以在这样的清净中没有有形物质的存在,没有感受、思想、意念和见解。

到了这样的境界,已经没有六根了,也感觉不到六尘了,也没有六识的分别了,彻底摆脱了六道轮回的折磨,所以也就无须知道“苦、集、灭、道”这样的圣谛了,谈不上什么智商,也谈不上什么拥有,一切都了不可得。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成就了菩萨的功果。

我跟你说,依智慧到彼岸来修行,能做到心无挂碍,因为知道了所有的现象都是暂时的、短暂的,不是根本;如果做到了心无挂碍的境地,哪里还会有恐怖,哪里还会有颠倒的妄想,最终自自然然地就到达了彼岸,到达了清净的极乐世界。

所有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佛都是依照智慧到彼岸的方法来修行,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我们知道智慧到彼岸是最神奇的心法,是最明了的心法,是最上乘的心法,是不可思议的心法,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所以也可以叫做智慧到彼岸心法。

现说心法如下:修行、修行,不断地超越自我当到达清净的彼岸时,自然成就大智慧了。

相关文章

  • 《般惹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

  • 2018-03-17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李晓辉楷书手卷《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心经》,鸠摩罗什...

  • 李晓辉楷书手卷《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心经》,鸠摩罗什...

  • 善学文献篇 心经及准提咒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

  • 《般苦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既是色,受想...

  • 心经

    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的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两者都是在谈“般若波罗密”,所以本书将两部...

  • 五部佛经,经常诵读,福报无穷。

    1、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静心、开慧 2、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不怕鬼 3、地藏经---地藏...

  • 2019-11-21净身心语

    刚→光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浓缩就是波罗密多,念四个字就是念整个心经,还可一念代万念,有病对着病处念,屋场不好对屋场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般惹波罗密多心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be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