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大学,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见到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远离了家人。一方面,大一的时候也延续了高中的惯性,好好学习,特别是这些理工科的学生;好像和哲学,文史和诗歌这些感性的东西距离都很远。另一方面,独立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既是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面对自己,提出人生想法的重要阶段。很多人在大学找到了自己和努力的方向。
1 编程a君
a君来自高考大省的农村,高考成绩很不错。虽然英语考试一般,却对编程情有独钟。人平时话不多,经常乐呵呵,和宿舍的同学处的也都不错。平时没啥其他爱好,就是喜欢编程。买了很多编程的书,都是价格不菲的大部头,平时没事就自己钻研。计算机课上和老师交流,经常有些让老师都很吃惊的表现,除了上课的时间外,该同学还积极购买上机时间,锻炼编程能力。经常说一些高深的计算机编程术语,在同学们一阵阵惊愕中自问自答中体会了高处不胜寒。
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的时候虽然回了家乡的一家事业单位,但一眼望到头的职场路径和天花板,也让这位仁兄下定决心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出色的编程能力也给了这位同学走出来的底气。这位同学也赶上了行业高速发展的红利,在IT和专业结合的新兴领域做的风生水起。率先进京,成功落户,并落地生根。后续的同学们路过北京也有了落脚点。
2 认真的老师
另外两位同学,平时学习也都很认真。坚持上晚自习,学习也很努力,有一位还差点保研。后来这两位同学虽然没有第一次考研上岸,但工作后依然坚持考研的初心,后来都成功上岸并进入高校做老师,也是一段佳话。
3 闯世界
虽然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回去建设家乡了,但几任班长都找到了比家乡更大的舞台。走出了一条新的路。虽然也曾面对陌生的大城市,感到过无助和迷茫,最终还是在各自的地方站稳,生根,发芽,成长。班委对个人的锻炼和启发功不可没。
4 回家乡
大部分人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般都到了省会城市,或者比较发达的地方。在熟悉的地方更容易找到成长的土壤。大家也经常在专业会议上相聚。特别是那些经济发达的地方的同学,选择回家乡是排第一的。主场优势自不必说,同时也更容易享受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5 读研
在那个时候,读研还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锅哥和一些同学考研上岸,双向选择了自己的导师,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读研之后,一部分人选择就业,另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深造。有了更高的起点,也就有了更多选择 。
回想起来,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