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心学阵地之象山书院

读书笔记:心学阵地之象山书院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3-09-27 06:46 被阅读0次

书院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下辖的贵溪市境内。贵溪应天山“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南宋时期陆九渊见应天山形“宛然巨象山”,于是改应天山为象山,自号象山翁,乃建精舍居于此地,居所称象山草堂,讲学处为象山精舍。学生也悄悄结庐其旁。

陆九渊规定了象山精舍的办学宗旨是:“明理”、“志道”、“做人”。其“做人”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做一位堂堂正正的人;二是做一个能“备道”的圣人,三是做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人”。

陆九渊早晨鸣鼓“揖升讲座”,从容授学。讲授五年,求学者超过数千人。当时已负盛名的理学家朱熹写信给陆九渊说:“闻象山垦辟架凿之功益有绪,来学者亦甚,恨不得一至其间观奇揽胜”。

象山书院几经风霜,几经迁徙,直至清同治年间迁至县城东重建书院,又因战祸,荡然无存。然而,它的影响始终存在,为贵溪乃至相邻各县的文化发展、培养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宋、明时期,贵溪学子中进士者两百余人。南宋嘉定至淳熙四十四年间,贵溪籍郑天佑祖孙三代11人中进士。

到了元代,书院未曾修葺,几近销声匿迹,一片荒凉。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皇帝命再度修缮象山书院。正德、嘉靖年间,是明代书院发展的高潮,象山书院也进入了她的繁荣期。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梦阳在担任江西提学副使期间,亲临贵溪对象山书院进行大规模的修整。明正德五年(1510年),武宗皇帝诏刻刚劲镌永的“象山书院”四字,石刻在西峰峭壁之上的14米多高处,它每个字一米见方.是480多年前的遗迹。至2017年中峰陡壁上,尚残存正德壬申(1512年)夏言瞻仰、桂恭讲学的阴文石刻,反映当年书院盛况。以后夏言中进士,曾升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一度官至首辅。他在书院开凿石井,解决师生饮净水问题,复又于书院附近建造象山草堂和三峰亭,作为读书场所。

明万历七年(1579年),张居正一度废毁全国书院。次年,象山书院奉例废除,财产充公,变价出卖。不久,知县伍袁萃捐资赎回,改为象山祠。

明代的三峰山象山书院,作为陆派的教学基地,在传播陆学、交流学术、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在江西,与白鹿洞、鹅湖、白鹭洲书院齐名,曾列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

昔日的三峰山象山书院旧址,今日是贵溪一中的校园。人们为了纪念陆九渊先贤,1988年在贵溪一中校园中心处,建起一尊高五米的“文安公像”塑像。

相关文章

  • 阳明心学《象山文集序》原文与译文

    原文 《象山文集序》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

  • 学阳明心学 023

    《象山文集序》,阳明先生在阐述陆象山心学经典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心学作了一个注解。 陆象山就是陆九渊的号,字子静,世...

  • 百日成长计划

    【经典导读】 【心学之源】象山文集序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

  • 阳明心学296――心学之源

    阳明心学296――心学之源 (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14:37) 阳明先生在《象山...

  • 龙虎山应天象山

    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 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6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 宇宙心学 心学肇始于程颢,经陆九渊(陆象山)和王守仁(王阳明)而完成。陆象山和朱...

  • 致良知《象山文集序》读后感

    22、 象山文集序 辛巳1521年 22.1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 移建象山书院记

    抄录此文,长卷368厘米。 移建象山书院记 (清)张謇 去贵溪治所西南六十里,连冈叠巘,自闽而来,峨峨然博...

  • 王阳明都说了什么?

    心学源流 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他和陆九渊合称陆王学派,或称心学,肇始于程颢,经由陆象山和王守仁完成。 陆九渊,...

  • 致良知线上21期正心班学习第73天

    时间:2020年7月22日 今天继续学习《象山文集序》,对阳明心学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了解,阳明心学与孔孟圣贤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心学阵地之象山书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d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