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解读

作者: 拾光筑梦 | 来源:发表于2024-03-17 08:37 被阅读0次
于花开时赏花

在梁启超故居偶遇的那位旗人老太,那一阵的交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起传统非封建的时候,也并非倚老卖老的将所有传统都说好。她羞涩的提起自己的妈妈:我妈妈总是抱怨自己受了一辈子的委屈,嫁给我爸爸几十年,从来没有上桌吃过饭。你说这种传统就是不好的,她呀,真的是一说起就全是抱怨。我们旗人的女孩出生后是没有俸禄的,所以在家里养到13岁就该找婆家出嫁了,去吃婆家的饭去。不过,我们对姑奶奶回门的规格是非常高的,当了姑奶奶回来身份就变得很高的。

说起女人和小孩不能上桌吃饭,这并非是旗人的规矩。相信在很多地区都有这样被作为稀松平常的规定,并且大部分当事人也不一定会觉得异常,当然,也并不一定知道是因为什么。一句话,都会归结为传统或习惯之类吧。

现在生活水平已经是空前繁盛了,在某音上还不乏一些段子,忙碌张罗一桌子饭菜的人最终没有机会坐下同桌就餐,等忙完之后就这残羹冷炙胡乱对付一下就收拾碗筷,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其实,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在我小时候每逢春节,亲戚间走动时管饭主家的女主人几乎都是这样的身影。只是这些年,也许是做客的我们都变身有礼貌的大人,总会注意等着辛苦的掌勺人,待到全部人员坐定之后方才开席。或者是主家直接将客人请到饭店,免去大半天的慌张之劳。

说这么多被大家认为平凡的事情,是看到记录片中提到吃鱼时的忌讳,行船的人吃完鱼的一面,不能说“翻”而是要说“抬”,流行的说法都是为出海行船讨个吉利,就像是炒股的不愿说绿色喜欢红色那般。而《中国之最》纪录片给出一个别样的解释。最初妇女和孩子不能上桌是因家中贫穷,张罗的一桌子菜肴是为了招待客人,而鱼吃完一面之所以不翻身是为了留给未上桌的妇女和孩子,因此一般待客的鱼只吃一面。听到这样的解释,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这样的解释比讨吉利更为讨喜,在桌上坐的男主人或是客人,为了待在厨房的妇女和孩子达成了默契,留下一份温暖。这样的解释放在即将出海行船的人身上,更为温暖,你想,有这样惦记老婆孩子的人怎能不谨慎驾船怎能不被各路神仙保佑呢?

阿淼写于2024年3月17日

相关文章

  • 解读“有温度”

    年初,宋仲书记倡导中心广大通讯员撰写“有温度的文章”,何为“有温度”?我在思索。 五月份以来,供电部在中心的大力支...

  • 全伺服正负压机专业术语解读-5个温度

    全伺服正负压机专业术语解读-5个温度。包括:预热温度、加热温度、模具温度、冷却水温度、裁切温度等。 1.加热温度。...

  • 有温度的……

    人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会容易胡思乱想,特别是哪个比较在意的拿一个。 而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太重要了,但是有时候又觉得太...

  • 有温度的住宿,有温度的悠家

    依山而居,傍海而生。早上拉开窗帘,入目的便是山坳中升起的日出,耳边传来的是阵阵鸟儿的啼鸣,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 有温度

    很多人写作都是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出现灵感,但作为一个吃货,我经常都是在色香味前灵光乍现。 比如今天早上,去吃了一碗久...

  • 解读天台山的温度

    人活着,就有温度。 天台山,一直活着。 陶弘景,爱上了这里的云和水。清凉的春溪、明媚的阳光。掩映着桃花的翠柳,飘荡...

  • 有温度的城市(生活的温度 )

    我不喜欢这里的人,不喜欢这里的气候,可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喜欢这里的生活。

  • 读有温度的书做有温度的人

    国庆假期读完李镇西老师著的两本书:《做最好的家长》和《爱心与教育》。 这两本书都是最有温度的书,读...

  • 做有温度的人,做有温度的教育!

    ---2019年8月29日在文船幼儿园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亲爱的各位同事们:大家下午好! 我们忙碌的日子早就拉开的...

  • 读有温度的文 做有温度的人

    喜欢的人,像孩子一样真诚;像太阳一样温暖;像天空一样深邃。 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一路朝圣,只为遇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温度的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eo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