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与王家春教授在(陕西)终南山古楼观景区宗圣宫的古银杏树下,与俞敏洪连线对谈《道德经》。
据说那棵银杏树是老子亲手种下的,距今已有2500多年了。在70年代遭了火劫,但它依旧能生出新的枝桠,像“大成若缺”的智者,让很多人赞为奇树。
老子曾提出人生三大问,让很多人深思:
1、你能走多远?(思想与灵魂最长远)
2、你的人生根本是什么?(人生有根就能重生)
3、人生需要叱咤繁华,还是清静无为?(清净为天下正)
我们想清楚了这三个问题,便可以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了。俞敏洪的背后有俞敏洪的道,冯仑背后有冯仑的道,哪怕是再普通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细细思来,每个人都偷偷地在《道德经》中取经。
《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暗藏着许多智慧,让很多大儒大贾大师等名人受益匪浅,当然也有很多默默无闻者深深爱着它。它就像一部精神密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复利。
俞敏洪老师的所作所为,也体现了《道德经》的精神,比如:上善若水,大成若缺,知其雄守其雌等等。冯仑先生也从中找到了减法的智慧,他从多项投资最后转移到深耕房地产,守住了根本智慧。
让人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冯仑讲的:欲望很便宜,但是成就欲望的过程很贵。
当你的手里握着一个玻璃球或乒乓球时,觉得没有任何难度,于是你就想去握更大的球。等到足球或篮球到了你面前的时候,你的手只有那么大,怎么都握不住,是不是该反过来思考自己的能力问题呢?
这需要你拿出“捂”与“悟”的智慧来。换句话说,当你的能力匹配不上你的欲望时,你应该做去减法,用自己的硬本事去打造核心竞争力。就像俞敏洪在新东方失落后,用他的师资力量打造了一只新东方甄选的大道。很多人都说,看他们的直播不仅能享受购物的乐趣,更能享受学习的乐趣。
当我们不能承受自己的欲望时,就很容易失败。但是反过来想,失败是成功之母,知道自己败在哪里,然后在败点上去取成功的绝对值就容易多了。
再反过来推一下:人类的欲望之所以膨胀,是因为产生欲望的成本太低。比如,你想多喝点酒,饭菜没有加,环境没有改,对饮的人还在,只是多一点点酒的成本。所以很多人就在这一点点都慢慢的累积自己的欲望,到最后越来越膨胀。
人有正常的欲望是好事,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利器。但是一旦它变得不可控,又损人损己,就变成了坏事。所以做人做事得有个度,(生发)自己的欲望更得有一个度。点燃一个欲望只要5秒钟,但是要压下去一个欲望得5个小时,甚至5天、5个月。
人的起心动念是需要监控的。如果它是好的,可控可行又利人利己,那么就让它“道法自然”。反之,我们则要学会去“压火”,用心观照它,尽量如如不动。然而,很多人不但不压,还喜欢煽风点火,让野火烧不尽,到最后欲火焚身,与寂静涅槃越来越远。
人年轻的时候,总是不肯在“看”上面下功夫,落不到实质里去。等到六七十岁,才把道自己透了—看穿了—看淡了。这样的清修是来得晚了些,但人至少活明白了。
人生不在道里面公转,就是在自己的死胡同里自转。冯仑很好玩,他在10年前请一个建筑师给自己造墓,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让活人愿意来,二是他们每来一次就会增加很多意义。
这两个条件让建筑师犯了难,于是他就这样感慨:建筑师最大的挑战,不是给活人做房子,而是给死人做房子。
俞敏洪跟他探讨着生死的问题,王教授偶尔补充一些观点,台下的小黑粉,小白粉,小红粉,都在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世界观。这一场《道德经》的盛宴,让每一个人见了自己又见了天地,还见了大咖。
我之前比较喜欢冯唐先生,对冯仑先生不是太了解,今天看了他们的直播,觉得他是个好玩好思的人,跟冯唐先生有得一拼。
当他讲人生靠“熬、碰、蹭、抢”这4个字来成事时,俞敏洪说:“你可别把直播间的年轻人给带坏喽!”
我们听听大咖们的思想碰撞,结合雪漠大师的《老子的心事》来理解《道德经》,再去日常生活中体会知和行,一定可以活出自己的“老子智慧”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