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否安全
黄岐之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古代人称中草药为“毒药”。现代人,习惯将西药与中药进行比较性认识,因此,常有报道说:服用和医用某种草药的中毒事件。于是有“中药是否安全?”的疑虑问题。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发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化学药(西药)占81.6%,中药占17.3%,生物制品占1.3%。这份数据告诉我们,医药对人体的干扰(治疗)作用,是有益有害的。其安全性强弱是;生物制品,中药,西药。现代西药应用广泛,其安全性又较低,这是为什么呢?
西药的研制主要依据西方现代科学观念与技术,提纯自然之物或合成特定结构物质作用于人体,让非自然的物质进入人体干扰生命生理,实现治病的作用。西药的研制不可以说不科学,从发现药物,到研究其结构、性质,再进行医治研究,最后工业生产并实践检验,制定标准等等。西药具有纯度可控,产量大,标准明确等特点,商品化程度高,能推动其广泛使用。在医药中,不能只考虑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对生命的作用,应该注意物质所处的条件(纯度及物质群协同效应,及物质的生理活性)影响物质对生命的影响。例稀硫酸与浓硫酸对人的作用有天壤之别。再如,反式脂肪酸的生产及广泛食用,出现人体不能消化,而体内积累影响人体正常功能的现象。
我们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物质认识是有限的,人的急功近利心理,使人们忘记了生命的自然性,生命物质的复杂性及混合表现出的特殊性。这是西药的安全性及根源所在。当人们为能用人工物质代替自然物质而欢呼时,自然惩罚之手悄然降临。
生物制剂是摸仿自然来生产的天然物质,是通过人在生活中反复实践所得经验基础上的选择。
中医依据“天人合一”之道,人之生理与天地变化同理,人与大自然的物质交换是维系生命的基础。一是天地人万物和谐一体,物种及物质变化适应生命所需,互为衍化与利用,是自然而然所为,经历了无数岁月而成。二是中医药的探索,是经历了无数次实践的总结,对中药性能及安全性认识深刻。中药来自自然,用于自然之生命,经过人的筛选,不存在非自然的物质带来的危害。
中药是运用中草药的偏性医治疾病,其偏性有强弱。中药药理中分类明确,分为毒性、药性、药食兼用和食用。并对中药在人体中相互作用,有明确认识,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药性“七情”。用药在于病情所需,没有绝对的无毒,只有是否对症。依据药性,用药需适而可止,所谓“中病即止”。
(《医学随想》文集为原创系列,版权所有,转载和引用时,请说明出处,否则为侵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