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有一天收到了花姐的微信消息,说终于要离开了,跟我告个别。彼时我已回到江城,看着微信,突然间很多感慨。
但我只跟她回复了一定要好好的哦。她说她去保险行业了,决定从头干起一直到退休。也祝我越来越好。
花姐的履历我是知道的。南京大学传播专业,毕业后即进了中国4A的金字塔也是黄埔军校省广。后来兜兜转转回到南京也一直在行业内做到了资深级别。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她会选择去卖保险。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很干脆,直言一不卖保险,二不做销售,其他干啥都可以。
身边做保险做得很好的人只有丹丹。一做就是十几年。跟她喝一次茶,相当于我上十节保险课,且对保险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杭州的晓燕在结婚生娃后离职,也卖保险去了。但是据枫说这两年晓燕做得也很一般,也要回归老本行了。
一般人不会选择去做保险,保险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对于专业的精进及客户营销得能力都有着不是一般的要求与考验。
一是缘于国人对保险的误解,二是缘于保险本身的复杂性。也了解到周边人很多家庭连一份保单也没有。就算有,也仅仅只是一张车险的保单,交强险还是强制保险,其他根本就不知道保险为何物。
我之前也是处于那样子的一个状态。我当时连保险的逻辑、商业模式、条款都研究不清晰。
保险其实不是万能的,但保险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正确看待保险的作用,不过度美化和妖魔化。对保险的认识这是一个逐渐递增的认知过程,保险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这两年,在丹丹那里,把妍宝和我的保险也配了些,但是还没有配齐。保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认知升级不断去补充的一个产品。
在丹丹那里了解到,保险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人生保障类的,一种是人生升级类的。人生保障类的可以先从意外、重疾、大病医疗、防癌险、寿险等开始配。人生升级类的主要为教育金、结婚金、养老金、年金等。
不同的保险,作用也不一样,每个成年人都应该要将重疾险 、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搭配齐全 。一旦发生意外就会造成巨额的损失。保险就是减少损失的。保险的功用能抵御疾病、意外、医疗还有养老风险。
要知道保险虽不能锦上添花,但可以雪中送炭。买保险的意义是为了转移我们身边的风险,人这一生随时可能遇到风险,发生意外。
保险额度配比因人因收入而配,一般建议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比如一个家庭年收入30万,年度保险费的额度应不超过3万。如果超出3万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正常支出及消费。如果低于10%家庭的收入那么保险也没能得到更好的匹配。
在妍宝出生第二天,丹丹就去医院探视了我和妍宝,并表示自己从事保险行业,我如果想给宝宝买一份保险可以找她。那时才知道她原来在保险行业。
现在妍宝已经有两份保险在保障。由于我出差比较多,所以也给自己配备了意外险。保险不等于理财,保险的最大作用是保障,保险能够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提供帮助,这个帮助的数目是很多的理财产品所不能达到的。
这次车险,也是丹丹跟我配的。比特斯拉的官方指定保额高,但是保费却少了一千多。我相信丹丹的专业,所以毫不犹豫去买了。我也从之前的保险小白,到现在对于保险的一些种类及条款、专业术语都比较了解了。
转行到保险行业的花姐的朋友圈最近活跃了很多。今天还发了鸡鸣寺和解放门的樱花。还配了四句很美的像是一首诗的文案:已有经点蠢蠢欲动,又担人心多走不动,药师塔佛夜间亮灯,台城日落暮赏色花。约否?
去年此时我也药师塔佛夜间亮灯,台城日落暮赏色花。一转眼我就在江城看鹦鹉洲大桥下的樱花谢了,看杨泗港大桥下的海棠垂丝了。
按照花姐20+到30+丰盛且含金量的履历来说,她不一定得非要去保险行业。但是如同秋所说,更好的选择永远都是当下所选择的。希望花姐的业绩越来越好,成功渡过人生的低谷及中年危机期。
未来而我要做的就是认真工作、精进主业,在正是挣钱的年纪好好赚钱,为家庭成员将各项保险逐渐配齐,为人生中年的发展一路护航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