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印象漫谈

作者: 凡夫瘦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12:20 被阅读4次

    01

    最近在天津和北京两地旅游游、出差穿梭城市坐地铁比较多,旅游时为了节约时间,所以选择公交和地铁,出差时为节省交通费首选坐地铁。作为一个从小在西北长大不常坐地铁的人谈一谈对地铁的感受。

    02

    中国最早的地铁在建在北京,貌似是1990年亚运会前,北京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当年我导师硕士毕业,课题研究方向是工程测量平差计算方法,最让导师引以自豪的是,他的平差方法解决了当时隧道贯通施工测量的技术难题,并因此获国家百强优秀硕士论文。再后来,各地都在建设地铁,出差到的地方基本都有地铁,在不熟悉路的情况下首选地铁。除了北京外,坐过的地铁有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南京、武汉、西安、成都、长沙、郑州等。兰州市的地铁是2019年6月正式通车,开通后尚未坐过,乌鲁木齐的也通车了,有机会回家路过时体验一下。

    03

    我第一次坐地铁是2000年,那时还在上大学,和同学到北京玩,坐地铁到天安门广场参观游览,印象中当时只有1号线和2号线通车,其他线路正在建设。票价在当时有点小贵,但是无论远近票价统一2元,后来实行分段计费。最长的一次地铁,单程坐了37站,倒车2次,历时2小时20分钟。最贵的一次地铁是单程9元,发生在天津,从天津站到滨海新区。最挤的一次乘地铁是在北京西直门地铁站,从进站口开始排队,花20分钟才上车,真是人挤人肉挨肉的。最坑的轨道交通线是北京机场专线,票价25全国最贵,其他城市都是机场线直接连接地铁网络,并且按里程计费,不像北京搞一刀切。最想体验的是重庆轻轨,想去体验去楼宇间穿梭的轻轨到底是哪样?

    04

    2000年左右坐地铁需要拿现金到窗口排队买票,有月卡的直接刷卡,后来有了自助售票机,当时只能用硬币,所以到北京出差需要换一大堆硬币。后来有了识别纸币的售票机,可以识别5元、10元、20元纸币,再后来移动支付发展起来,有了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以及软件APP买票。乘车票也经历了几次发展,原先多采取卡片式和硬币式两种,现在发展出二维码打印票,手机NFC电子票,以及软件APP电子票等,预计将来会通过人脸识别直接扣费。

    05

    地铁上播报站点一般为普通话和英语,广州和深圳的地铁还会再播报一遍粤语,可能和粤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有关,以此类推乌鲁木齐地铁应该会播报一遍维语,这就和当地少数民族聚居的实际情况相符。各地的地铁有自己的标志,代表当地的地铁特征,有用字母的,有用图标的,有用符号的形式各异,在地图上很容易找到地铁站,城市的街道上一般都有地铁口导向标识,方便旅客乘车。

    06

    地铁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水平。感触较深的是武汉市,武汉地铁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最快,10年时间七八条线都贯通了,建设最慢的是兰州市,工期一拖再拖,从13年开始建设,6年就贯通1条线,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兰州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是全面落后。

    07

    坐地铁记站名,就发现一些通用的名字例如鼓楼,在北京、天津、西安都有这个站的名字,新街口,北京、南京两地都有。这些名字也代表了城市的地标,也反映出城市的历史变迁。

    记于北京飞酒泉途中。

    2019.08.2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地铁印象漫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qn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