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每天写1000字
斯人已去,海峡犹在,诗人再也没有乡愁了……

斯人已去,海峡犹在,诗人再也没有乡愁了……

作者: 呵哦猴 | 来源:发表于2017-12-15 15:42 被阅读70次
诗人余光中

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台湾文学家、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享年90岁,代表作有《乡愁》等。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先生1928年生于南京,九岁离开南京前往四川,三年后又返回南京读大学,一九四九年离开大陆去台湾,此后一直漂泊于香港、欧美……直至半个世纪后才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久别归来,余光中曾在南京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如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1975年,杨弦在台北中山堂用余光中先生的八首诗,举行了一场诗歌演唱会,在演唱会上,《乡愁》又被叫做《乡愁四韵》。

乡愁四韵风景画

《乡愁四韵》——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愁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愁四韵》我只听过罗大佑的版本,罗大佑沧桑的嗓音配合此诗重章叠句的结构、一唱三叹的风格,一遍便难以忘记了。

高秉涵携带同乡骨灰回乡

第一次接触此诗歌,是在柴静采访高秉涵的视频中,此诗歌穿插在采访的不同片段。高秉涵是一位77岁的台湾律师,二十多年来,带了五十多位同乡的骨灰回到大陆,安葬故土。他这么做是因为在五十年前他担任审判员时,曾经不得以判过一个人的死刑。

那是一个逃兵,因为思念母亲,冒险抱着一只轮胎想穿越金门海峡,游回厦门,回到母亲身边。却被海水回流又冲回台湾岸上被抓住。这个人不是军人,他是出门给半身不遂的母亲拿药被抓的。他希望早点被枪毙,这样灵魂就能早点见到妈妈了

“杀死”一个回家探母、想妈妈的人,这件事折磨了高秉涵的一生。他带同乡的骨灰回大陆,也是为了分离一生的母亲所做的一点安慰。

高秉涵13岁那年在动荡中与母亲分开,因多吃了一口石榴,未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以后便不再吃石榴了。他的屋里还留着母亲的一件绸衣,为保留味道,多年未曾洗过。他每天都用头顶顶衣服,这样就能钻进妈妈的怀里。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温暖,都需要妈妈。没有母亲,高秉涵能够寄托的只有故土。

随着两岸交流增多,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高秉涵回到阔别四十多年的故乡,站在村头的小路上,近乡情更怯,迟迟不敢进去。

这个大时代让他痛哭流涕,遍体鳞伤。这片土地曾让他颠沛流离,有血有泪。他却只有深深的眷恋,家国的情怀一直都萦绕心间。他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减少时代洪流中人们所受的一点伤痛。

高秉涵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悲莫悲兮生别离,也因这份执念,高秉涵荣获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写的深刻又平静内敛,饮家乡长江水而醉,海棠花(比喻中华民国地图)的红给了我沸血的烧痛。自一九四九年一别后,这位诗人的细腻内心里又以怎样的方式寄托着对故土的思念呢。没有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到故乡,化解乡愁。

逃兵离家十年,不忘随身带着给母亲买的药。

将骨灰送至亲人手中

更多的同乡被装在一坛坛骨灰盒里,跨越海峡化为家乡的一抔泥土。

高秉涵对故土饱含感情,将菏泽的泥土分七次混入茶水中饮下。

余光中先生寄情于文字诗歌,诗歌传遍华人世界之地,给饱经思乡之苦的游子带去莫大的慰籍。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他轻轻地就跨越了台湾海峡,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不再有乡愁了。

余光中先生在“《白玉苦瓜》序”中说道:纵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交錯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

阔别了大陆三十多年,被一衣带水的台湾海峡割裂开来,在香港、台湾、欧美漂泊了半生。游子漂泊的踪迹都围绕着故土,近在咫尺,却不能靠近。两岸开放后,余光中先生多次探寻祖国各地,也是为了弥补多年来未亲近祖国母亲之遗憾吧。

人生多有悔。

诗人余光中,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一个缩影,斯人已去,海峡犹在。此恨绵绵,至死方休。希望余先生能真正的魂归故里。

台湾海峡

相关文章

  • 斯人已去,海峡犹在,诗人再也没有乡愁了……

    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台湾文学家、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享年90岁,代表作有《乡愁》等。 小时候,乡愁是一...

  • 斯人已去,记忆犹在

    人们常以哀伤的追思悼念故人,其实,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怀念他,因为他也希望活着的人能快乐,不要因为他的离去而哀伤...

  • 2020.1.2手抄‖论命运

    斯人已去,诗文犹在 眼看命运急了 我,不急 这是我的脾气 诗人老之将至的淡定从容 和可爱的小倔强

  • 斯人已去,声音犹在(散文148)

    斯人已去,声音犹在。2007年9月6日,他停止了歌唱。今年的9月6日,就是帕瓦罗蒂逝世6周年到来的日子。6年了,大...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还记得那一枚越过浅浅的海峡的邮票吗? 那是现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眼里的“乡愁”模样。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 斯人已去

    最近看了《时代楷模》王逸平的事迹,十分感人。但是令我触动最大的是结尾:《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响起,一男一女优美的舞...

  • 斯人已去

    这两天一直在看柴静的《看见》,柴静是央视著名的主持人,她在《新闻调查》栏目干过,成绩斐然!书中有一个章节讲到她曾做...

  • 斯人已去

    日子过了太久,就连息音自己也忘了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羽洁的了。 也许是在莲台看云的时候,也许是在和羽洁下战棋的时候,又...

  • 斯人已去

    对不起我不能时时刻刻陪在你身边分享你的事情,快高考了感觉自己不会的东西还很多,突然很紧张,感觉自己没时间了,想和你...

  • 斯人已去

    无意间看到了一封泛黄褶皱的信,尘封多年的记忆在慢慢苏醒,再看看这一张张记录青葱岁月的照片,慢慢翻阅记录我的无言时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斯人已去,海峡犹在,诗人再也没有乡愁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rd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