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知鸿鹄志,燕雀自有燕雀的人生
小学我们就学到过秦末大泽乡起义,也从里边学到几句经典的话,什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什么“苟富贵无相忘”。
相信大部分人在某个想法不被理解的时候都滥用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来为自己宽心,似乎这样就能标榜自己的宏图大志与众不同。

多年过去,再回想这句话,似乎我们都没能实现各自的鸿鹄志,日复一日做着燕雀的梦想。
就像周华健的一首歌--我们越来越爱回忆了,是不是因为不敢期待未来呢,你说世界好像天天在倾塌着,只能弯腰低头把梦越做越小了。
三十几岁的年纪,周围的人会用房子,车子,妻子,孩子,存款……,各种已成标准的尺子去衡量。平均线以上,则松一口气,喝几口功夫茶,针砭时弊的评论几句国际大事,享受下运筹帷幄的快感,虽然只是幻想,但相比平均线下的忙碌的众人已经可以生出许多优越来了。

在看平均线下的人们,或为房子、车子、存款……,每日像上满发条的跳蛙,不停忙碌于这个钢筋水泥的躯体,却总是抱怨房价涨的太快,感觉越是忙碌越是离梦想遥远,于是日复一日的在奔忙中蹉跎着时光。
自从走出校门,社会耐心教会了我们如何生存在世上,也只是教会了我们如何生存。至于生存线以上,要拼各种方面的综合实力,于是我们明白了不是所有人都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也许走一条燕雀的路更适合自己,毕竟能成鸿鹄的只是小部分人,为之努力过就好了,这不是认命,而是清楚了自己的定位,做一只勤快的燕雀没什么不好。

做一只燕雀没什么不好,每天忙碌着,看着生活因为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变好,每天关心着柴米油盐。妻贤夫孝,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对于社会,也许我们永远成不了历史的推动者,但是对于家庭,我们就是栋梁。
人到中年,不妨放下太遥远的鸿鹄志,这不是认输,而是换一种方式去实现。先做燕雀,再当鸿鹄。没什么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