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夜战的你,真的很努力吗?
昨天朋友A找我哭诉她惨烈的考试成绩。白织灯光下她眼下挂着的黑青黑青的黑眼圈特别明显,两颊下凹,面色苍白,看上去确实很憔悴。“就差那么一点就过了,怎么回事啊…”声泪俱下,眼泪珠一颗接一颗砸到地上。“我明明很努力啊,我看书做题奋战到两点,考前一周,我天天两点才睡,我这么努力,怎么没好结果呢?你说…你说…到底咋回事…”她随意抹了把眼泪鼻涕,喘了一口气继续。“你看B,她和我考一样的内容,她每天10点就睡了,我也没咋看见她复习,她就过了…真的很不公平。我不服气”她双眼红红的,望向我的目光让我微微发怵。
“那你啥时候…开始复习的?”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问。“嗯,大概10天前。”到这里我明白了,她考试挂红灯是正常的。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努力,在考试之前抓紧一分一秒学习。走路在念考点,上厕所在背公式,甚至牺牲自己的睡眠,挑灯夜战,直至天明。在凌晨4点发条朋友圈,昭告世界,自己还在奋斗。仿佛自己的世界瞬间被学习塞满,除了努力还是努力。
可是这些生活状态都只从考试前一周持续到考试当天。回想努力之前的生活,除了吃喝玩乐就是享受空闲时光。打开朋友圈,4月29号,“哈哈,某某饭店的某某菜好好吃,真幸福”。4月30号,“今天又刷了爱豆的综艺,爱豆表现得真好…”5月3号,“终于把某某剧追完了,以后晚上好空虚啊…”6月20号,“要考试了,今天学习到3点…好累啊。”
反观另一群人,我们口中的学霸或者人生赢家,他们大多早早休息,同时每天按时早早起床。A口中的B便是这类人。她的复习工作在考前3个月便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每天早上8:00准时在图书馆报告,21:30从图书馆离开。中午吃饭休息一小时,晚饭后散步30分钟。除去休息和上厕所,剩下的每一分钟都奉献给习题和书本。据我所知,在考试之前,她已经把教材过了两遍。他们从来不发朋友圈说自己多么多么努力,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面,规律生活,按时学习只是常态而已,并不需要特别一提。晚上10:00便关灯上床,第二天早上7:00准时穿衣。他们在白天便已经将当天的任务完成,并不需要晚上加班。到了周末也会约上好友,或是看一场电影,或是吃一顿大餐,但是这些活动都是仅限于他们的休闲时间。
通常临时抱佛脚或者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人,在一小段时间内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努力的人。偶尔下定决心努力健身,坚持减肥,拿起落满灰的健身卡,在跑步机上跑了半小时,拍照纪念自己勤奋吃苦不容易。第二天躺在沙发上啃炸鸡,健身卡又重新掉进了沙发缝。一个月后,站在体重称上抱怨为什么流了那么多汗还越来越胖。
其实他们挑灯夜战的样子,只是感动了自己。他们朋友圈展示的“4:32”,只是安慰了自己。辛苦了几天便自认为自己付出好多,没有好结果就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老天却这么糟蹋我。但是把时间往前往后拉通一看,所谓努力,不过如此。
所以考前临时抱佛脚的你,真的努力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