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北京法源寺》

浅谈《北京法源寺》

作者: 努安达LY | 来源:发表于2017-09-12 14:50 被阅读0次

           唐太宗在位期间,对辽东进行了远征,辽东是高丽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朝鲜,韩国。当时派了20万的大军,太宗亲临这次辽东远征,也就有了新龙袍变旧龙袍的典故。对于龙袍由新到旧,可见这次远征耗费的时间,以及可以预计到远征后,军队、物资的耗损。双方恶斗并开始拖延,20万远征大军到头只剩下了五分之一,辽东地区依然没有打下来,太宗只能带着这一生的遗憾离开。对于在这次为远征而死的将领和士兵们,太宗建了“闵忠寺”祭奠这次牺牲的战魂。“悯忠寺”也就是法源寺的前身。

           法源寺与其他寺庙是不同的,无论是古到今,法源寺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其中所蕴含着沉郁的气息,让来往之人都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应。故事又从一个从广东慕名而来的青年人到访说起,他步入这冷清清庄严的法源寺,遇到了守着寺庙的法师,就着寺庙的历史谈论起来。开始从“闵忠寺”的建立谈起,谈着唐太宗为建立自己的王朝,杀死弟弟李元吉等事。对于“闵忠寺”的建立而争论,青年人还问了法师一句“建闵忠寺是不是一种伪善?”。法师以一种善念的判断解释道“善的真伪是由一个人做与不做。”青年人反驳到,“无论做与不做,是念决定,初心的念是善便是善。带着利益去做就是伪善。”放到当前,就我对善的理解,认为善是分程度的,最低程度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再者的程度就是一个长期做善事的人的一念之差。然后再是心境高的人,一生普渡,传播善因。对于最者的善是无法用语言可描述的。他们在谈论中,还用了实例去解释善。例子是这样的,一个人拥有十万金,他用九万九金做了善事,可认为是真善;如果他用了一千金去做善事,便认为是伪善。他们谈完善的定义,又谈起了法源寺的一个无名碑,无名碑下葬的是袁督师,也就是被佞臣陷害的袁从焕。(那位青年人也就是到北京公车上书的康有为)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北京法源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uc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