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关系的密码:“婴儿性”

作者: 沐一布 | 来源:发表于2024-02-23 10:5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婴儿,所以每个人都存在“婴儿性”,因为人的成长是有惯性的,这个特性也将伴随我们一生。

    婴儿都有什么样的特性呢?比如全能自恋,求关注,一发愿就有人来满足,而这个人就是妈妈。所以我们的内在还一直住着一个“妈妈”。我们与人关系越密切,越容易投射这种“母婴关系”,即把对方当作“内在的妈妈”。

    比如朋友之间,能够吸引对方的首先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互相都有相同的频率,也就是同频。同频也就是相似性,我们是因为相同的特征而走到了一起,这个特征也许都是彼此最重要的心理需求。

    当朋友的关系开始密切,如果仔细觉察,就会发现彼此都有“婴儿性”的一面,而且是每个人的核心需求。朋友之间的每次冲突都可以从“婴儿性”找到答案。人与人的冲突无非就是:不被理解,不被关注,不被爱,朋友之间也不例外。而这部分感受源自早期的“母婴关系”,母婴关系越糟糕,需求就越强烈。

    其次是伴侣,甚至是我们的父母,都能找到其“婴儿性”的特征。

    当然,要了解别人的“婴儿性”特征,首先要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了解越深,越接纳自己的弱点和需求,才有可能了解别人的需求。

    以伴侣为例,伴侣是“婴儿性”最为显著的关系,如果我们做好了“照顾婴儿”的准备,相处起来会很顺畅,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婴儿的基本需求。如果弥补了伴侣童年时的缺失,自动生成了“足够好的妈妈”,亲密关系自然会和谐。

    如果是丈夫,就会将妻子投射成为“妈妈”,如果妻子偶尔扮演了妈妈的角色,就能满足丈夫的需求。反之,丈夫偶尔也要扮演“爸爸”的角色,满足妻子的需求。一对和谐的伴侣,要做“三分父母”和“三分婴儿”,来满足各自的投射。

    有人说,真正的好老婆,也应该是“好妈妈”;真正的好老公,也应该是“好爸爸”。如果理解了人的“婴儿性”需求,自然就能做“好爸爸”和“好妈妈”。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也同样有“婴儿性”特征,而且是父母的“婴儿性”特征。虽然我们是孩子,可是父母同样有不成熟的“婴儿性”。比如爱控制的父母,他们会通过控制孩子来获得掌控感,然后用掌控感来获得安全感。他们也会用虚弱来博取子女的关爱,很多父母经常生病,也许不是真的生病,而是无意识地想获取童年所缺的爱。还有的父母会无理取闹,故意制造冲突,就是想与子女保持连接,只是采取的方法不太成熟,甚至是无意识的,其实就是想获得安全感。

    有人说,“谁还不是个宝宝呢”,说明每个人都有最原始的需求:父母之爱。而小宝宝常有,好妈妈不常有,所以才一直在关系里寻找。

    如果时常关注自己的“婴儿性”需求,渐渐地变得敏感,就能同时关注到别人的需求。在看到自己的这一需求的时候,会有一种站在高处怜悯婴儿的感受,这个时候也许我们自己的角色已经变成了自己“内在的父母” ,想要去照顾我们“内在的婴儿”。

    保持着自我的觉察,也保持着与他人的觉察,去照顾彼此共同的需求,自然会带着善意,关系也会越来越好。也许有一方不够成熟,总是要成熟的那一方去照顾他,那又何妨?如果我们成熟到能预料对方的弱点,不受对方的影响,还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破解关系的密码:“婴儿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wg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