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日记亲子教育
致女儿之二十六:说一说幸福

致女儿之二十六:说一说幸福

作者: 雒宏军的菜园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1-01 09:08 被阅读0次

文/雒宏军

前几天,我们谈到了幸福的话题。开始思考人生幸福,关照内心世界,关心未来生活,这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但是,当时有些话说的并不明确,害怕造成你的误解,今天就专门来说一说幸福。

幸福是当代的时髦话题,它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特别的关注?是因为今天我们普遍缺少幸福感,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生活中缺少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要面对一大堆的难题,日子过得紧巴巴、急匆匆,对前途不抱希望,生活似乎毫无幸福感可言。

我也曾经认真地思考过幸福这个话题,少不了去百度一下“幸福”一词,结果发现可以得到很多答案,不少人甚至专门著书立说,说明这也是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追求。在众多的答案当中,对于幸福的解释,最通俗,最容易理解的,还是这句话: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并希望保持现有状态的稳定心情。幸福感就是这样一种欣喜与愉悦的情绪。

对个人来说,幸福和幸福感是一回事情。是否幸福,不是取决于别人的观察,也是不来自于对别人的观察,而是一种自我感受。这就有点像穿鞋子,合不合适,舒服与否,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并不决定于鞋子的材质、样式和价格,而别人恰恰只能看到这些外在方面,却无法知晓脚的感受。幸福是一种持久的快乐和满足感,如果愉悦感只是一瞬即逝,只会带来痛苦和不幸的感觉。当我们处于幸福的时刻,无疑会期望这样的状态延续下去,继续保持。这些就算是对“幸福”的理解了。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幸福感”?早就有人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三个方面:心理参照系、成就动机程度和本体安全感。

心理参照系就是“你和谁比”。并非所有的比较都会出现“人比人,气死人”的状况。就拿你每月的生活费来说,肯定不是最多的,有些大学生的花费十分惊人,但是家庭有足够的能力支付,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对于多数家庭来说,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想要过一种豪华奢侈的生活,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还能想到,有很多贫困家庭,是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无法保障的,必要的时候,还要靠学生自己勤工俭学。生活中处处会有这样的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才是常态,习惯于这样的常态,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对于未来,每个人都会有各种期待,会设立自己的奋斗目标。目标可以为个人努力提供方向,成为激励自己积极上进的强大动力。前面我曾经告诉你,个人可以有一个总体的目标,但是必须在这个目标之下设立一些小目标,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不仅可以收获成就感,最终还可以将大目标变成现实。这里也关系到幸福感的问题,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是因为目标过于宏大,缺少具体的步骤,最后变得遥不可及,这时候就只能收获深深的失落感,而非幸福感。一个人成就动机的程度会影响到幸福感。

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活需要,这些需要首先是物质方面,吃穿住行,每一样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能否得到确实的保障,这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幸福感。人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能否建立起和谐、健康、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关系到个体的幸福。如果每天要面对生存问题,周围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对未来充满焦虑,就不会有幸福的感觉,反之,如果生活无忧,周围人际关系和谐,对未来充满希望,想不幸福都不行。当然,对物质的需要程度也和个人的感受有关,并非和幸福感正相关,就是说金钱并不一定带来幸福,一些普通人可能过得比百万富翁更幸福。

你应该看出来了,无论是心理参照系、成就动机程度,还是本体安全感,说到底就是个体的感受,所以,一个人是否幸福,可能和外部条件和周围环境有关系,但是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是由自己的内在世界决定的。由此,我们就可以找到通往幸福的途径,那就是改变自己。

关于幸福,有三种境界。

基于物质满足感带来的幸福感,是最低层次的幸福。身体健康,吃穿无忧,生活富足,这会让人感到幸福。这样说,有物质主义的嫌疑,好像讲究物质至上,追求物质享受的快乐。我们不是神仙,都是凡夫俗子,每天生活的第一需要就是物质性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要穿衣,还有出行,离开物质世界,生存都会成为问题。如果时时刻刻感觉到物质短缺,特别是基本的生活资料短缺,肯定会影响到幸福感。然而,又不能夸大物质满足所带来的幸福感,很多时候,物质的满足只带来暂时的快乐,很多人对物质或者金钱的过度追求,导致人性的丧失,道德的沦丧,反而失去了应有的幸福。爱因思坦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思想。”

睡好了吃饭,饭后可以睡觉,每天晒晒太阳,这是一种安逸的生活,然而却是最低的幸福生活,它只是满足了人的动物性需要而已。所以,我们还要记住爱因斯坦的另一句话:“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丰富的精神生活也可以带来幸福感,这是第二种境界。那天,我们聚焦于这段话:

人生是否幸福?不在于是否实现了目标,而是你和周围建立了多少美好的关系。一顿简单的餐饮,却是精心烹制,食物中包含了你的时间、你的心情、你的愿望,这顿简单的餐饮就成为你生命的一个部分;一件衣服,尽管廉价,但是很适合你的身体,你的性格,你喜欢它,爱惜它,这件衣服就成了你的朋友;房子的价值不在其大,而在于家有没有安于其中,你和谁住在一起,房子里有没有你们的爱情,你们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行走的路上,即便熟悉的道路,有些人却总能发现“景致”,一束枯草,都可能成为心中别样的风景。衣食住行,每天都少不了的事情,能够发现多少美好,生活就有多少品味,人生就有多少幸福。(公众号文章《慢慢走,欣赏啊》)

于日常琐碎的生活中发现品味,这就是从物质出发而带来的精神愉悦,久而久之的坚持,过一种有品位的生活,就会带来幸福的感觉。然而,精神因素并不止于这一切,爱与被爱,依恋与被依恋,个人理想的实现,被人尊重,精神产品的创作和享受等等,这些都会获得深刻的幸福体验,并且带来持久的幸福感。生活不会让一个人总是一帆风顺,也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生活会让你有负重感,可能还要忍受误解与屈辱,然而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快乐,各种各样的人生,就看你去如何经营。我们常说,生活不仅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幸福感,生活如果只剩下了苟且,就不会过得幸福。

那么,最高层次的幸福是什么?那就是能够给更多人带来幸福的那种幸福感。瑞士哲学家阿密埃尔说的不错,造福于人,无疑是千真万确的幸福。古今中外,那些受人尊重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给大众带来幸福的人,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些人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因此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具有普通人无法企及的宽广的情怀,坚定的毅力,崇高的道德,深邃的智慧,由此也具有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作为普通的旁观者,我们恐怕难以窥见他们内心深厚的幸福感,但是从他们的生活细节,从他们的文字诉说当中,我们可以体验到这种幸福。

那种物质享受所带来的幸福感毕竟太过肤浅,在今天这个时代甚至不值一提。也许,我们只能停留于第二个层次,让生活不致于过分苟且,在忙碌之余不忘诗和远方。但是,我们也可以朝最高境界努力,让他人因我而幸福。

相关文章

  • 致女儿之二十六:说一说幸福

    文/雒宏军 前几天,我们谈到了幸福的话题。开始思考人生幸福,关照内心世界,关心未来生活,这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但是,...

  • 致女儿之二十:目标

    文/雒宏军 上周聊天的时候,你提到了自己的专业。 “语言学习真的是很奇妙的过程。”“学习语言,学久了就会成为习惯。...

  • 老师记得我

    41#984【情感】致欧老师之二 《 老师您还记得我吗 》 —— 致欧阳玉老师之二 你别担心。老师...

  • 致女儿之二十一:别离

    文/雒宏军 今天是你离家返校的日子。不到凌晨四点,我就听到客厅的脚步声,心想,都已经要上大学三年级了,去学校还用得...

  • 致女儿之二十二:日常琐碎都积淀成了幸福

    文/雒宏军 你在我的公众号上留言:你已经好久没有给我写信了? 曾经以为,你们这些世纪青年个个特立独行,都是按照自己...

  • 致女儿的十六岁生日

    十六岁了,妈妈知道你喜欢穿裙子,可妈妈真不会挑裙子,只是用心挑了一件可能合身的连衣裙给你,希望你会喜欢。 十六年来...

  • 致十六岁女儿的信

    亲爱的女儿: 姑娘,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虽然你面临的是每天早上6点10分到校,晚上9点40才能走出校门的灰...

  • 视角学实践论(23):【训练视角】他山之玉(10)

    9)致良知 前面已经解析过了正心、诚意、格物,现在再说一说致知——致良知。 在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之前,【致知】...

  • 深圳,我把魂丢了(71)

    第 71 章 父子筹谋 第三部 李建成(之二十六) ...

  • 致18年的我们,祝福19年的你们

    致2018年一起奋斗过的兄弟姐妹们 新年里,愿大家高兴且忙碌,活泼而幸福。我写这封信,是想说一说过去,聊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女儿之二十六:说一说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zx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