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继续我们的主题,研究孙子兵法,孙子《行军篇》:“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斥”,盐碱地;“泽”,沼泽地。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部队通过盐碱地、沼泽地,要快速通过,不可久留。“斥,碱卤之地,水草恶,渐洳不可处军。《新训》曰‘地处斥泽,不生五谷’是也。”
斥泽——盐碱沼泽——的四大威胁:
一、不生五谷,没有食物,得不到补给。
二、水草薄恶,难以宿营。
三、地势宽广而低下,防守无所依靠,难以构筑工事。
四、地气湿润,容易生病疫。
所以,“惟亟去无留”,赶紧走,不要留。这里我们也看到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苦处。 若交军于斥泽,必依水草而背众树。万一和敌人在斥泽之地遭遇,一定要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近水草,是必须要有水源。如果盐碱地,没有水喝,军队就支持不了。
背靠树木,一是背靠险阻,不至于四面对敌。二是沼泽地你不知深浅,说不定哪个地方一个泥塘,一脚踩进去就出不来,我们在电影里都看过,红军过草地,走着走着一个战士突然就陷进水中没了顶。沙漠也有这种情况,某些地方沙是松的,一个深坑,你一旦踩进去,自己爬不出来,一点点陷进去被沙埋了。去拉你的人也危险,说不定给一起陷下去。而长有树木的地方,地面就比较坚实,没有这种危险。
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军队在平原驻扎,要选择平坦的地方,没有沟沟坎坎,便于车骑奔驰往来。 所以古代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不仅有长城,还在平原地带大量种树,就是因为北方匈奴是骑兵为主,我们是步兵。要用树林来减缓他们的速度,否则“突突突”地就长驱直入了。
平陆处易,要找平坦的地方,但不是四面都平坦。四面都平坦,我们就四面受敌了。最好要“右背高”,右边背靠着高地,左边平坦。这样我们后有屏障,前可杀敌。前死后生,前面是战场,是死地;后面有靠山,没危险,是生地。这样我们打起仗来就便利了。 所以两军交战,谁先到达战场,先占了有利地形,谁就多了很大胜算。曹操注解说:“战便也。”这么安排,我比较方便。为什么是右背高,不是左背高呢?李筌注解:“夫人利用,皆便于右,是以背之。”都是用右手,端抢也是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所以右边方便。这就是在平原地区的用兵之法。黄帝就是靠这些办法战胜四方诸侯的。
孙子从哪儿学的兵法,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吗?都不是,他也和孔子说自己一样,“述而不作”,只是叙述,不是创作,是从古人那里学来的。
天下兵法,始于黄帝,黄帝兵法,作于他的大将风后。前面我们说过,“以正合,以奇胜”之道,源自黄帝风后兵法的《握奇文》。由黄帝而姜太公,由姜太公而孙子,终于集中国兵法之大成,《孙子兵法》,直到今天,其战略思想,还在时代的最前沿。英国著名战略家李德哈特评论说:“世上只有两部军事战略书籍,超越所有其他兵书战策,就是《孙子兵法》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而《战争论》比起《孙子兵法》来,还是过时了。”
《战争论》比《孙子兵法》晚了两千多年,李德哈特还说《战争论》过时了,《孙子兵法》才是前沿。《孙子兵法》全书6111字,成书于2000多年前,怎么会当今仍是前沿呢,一切都源于孙子兵法的基本战略思想,从本质出发——把战例抽丝剥茧到最基本的事实,从那里开始向上思考,找到战略思维的“第一性原理”。然后再从本质一层一层往回逆向思索,为达到这个本质,我需要做到哪些,不能去做什么,如此才能在具体实践中获得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你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对结果失去信心,也不会因为好高骛远而做出徒劳的努力——因为你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是“第一性原理”推导出的必然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