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个周末做完作业之后,竟然在屋子里抓住了一只蟋蟀,养在透明的塑料罐子里。虽然我小时候在乡下也抓过养过,但已经记不得这可爱的小虫以什么为食了。为了弄清楚它的胃口喜好,我们便百度了一下,搜出一大篇网页来,慢慢地寻找,终于在一个论坛里找到了详细解答。原来它是吃植物的根茎的,也要吃一些绿叶菜。于是我们把藤藤菜切碎了丢进去。不一会儿,女儿就跑来报告,说:“它吃喽,它吃喽!”
可是,女儿周末要去婆婆家住,顺便去绘画班学画画,就把照顾蟋蟀的事儿撂给我了。我呢,周末表弟来,陪着吃饭喝酒,早就忘记了可怜小虫的存在。今天中午,女儿突然想起了它,凑近一瞧,藤藤菜已被吃得只剩了一些残渣,而她可爱的小宠物可怜兮兮地呆在残渣旁边,令她万分同情。所以,傍晚下班路上,我特意买了一把藤藤菜回来,赶紧给它切碎了送进去。
晚餐桌上,女儿一边喝着鸡汤,一边忍不住瞅瞅蟋蟀,看它到底吃了没有。那神情,好像恨不能喂它一勺鸡汤营养滋补一下呢。然后,我们聊到动物的好处,还有它们的能干。说到狗狗,说到猫猫,也说到了鱼。不喜欢吃鱼的女儿问我:“爸爸,你说鱼怎么那样笨啊?”没来由地问得我狂眉狂眼。她见我纳闷着,就进一步说明她的疑问:“你说鱼呀,它有眼睛的嘛,怎么不看清楚就随便吃,遭钓上钩了呢?它可以小口一点嘛,也不会……”听得我哈哈大笑起来。轮到女儿纳闷了,她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我夸奖她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她才回过神来。
最后,女儿幽默地说道:“所以嘛,我不喜欢吃鱼嘛。鱼那么笨,那不是越吃越笨啊!”我笑得差点喷饭。女儿才不理我,继续发挥她的高论,说:“爸爸,你原来讲的那个扛着竹竿进巷子的人,恐怕就是吃鱼吃多了嘛!再继续吃鱼的话,他以后扛着竹竿进巷子,肯定会……”女儿停下来卖个关子,问我:“你猜他会怎么样?”我摇摇头,——像鱼吃多了样——说不知道。她得意地卖弄嘴皮子,说:“他呀,他一定会把巷子两边的围墙都掀倒哟!哈哈哈……”
《写给女儿的情书》之十二:蟋蟀和笨鱼笑过之后,我心中默想:我们的城市化进程的野蛮推进,我们那些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改革政策和措施,从很大意义上说,——主旋律的说法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等等——也是为了让一根竹竿进巷,一竿子撂翻无数无辜不说,还傻戳戳地横在巷口出洋相、献宝相,甚至为达目的不惜掀倒围墙。不过,是不是鱼吃多了就不得而知了。
附:持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出自于《笑林》,作者:(三国﹒魏)邯郸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