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曾明第一次来到“鸿儒家园”的小餐吃饭,一番体验,曾明对陶冶和姚遥的努力和管理能力,表示了认可。
吃完午餐,曾明笑着问:陶经理、姚经理,在我的印象里,一个是比较喜欢打羽毛球,一个是喜欢打篮球的,这些年在“鸿儒家园”没有放弃吧?
姚遥兴致很高,抢过话题说:这么方便,这么好的场所,我俩怎么可能放弃呢。
走,一起到运动场去走走,去看看。曾明提议说。
“鸿儒家园”三栋楼都22层的,成大品字把“竹山别墅”包围在其中。
三栋楼均是三梯三户,另外还有一个小一点的应急电梯,关键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三栋楼既相互独立,又有廊腰缦回相互连接的步行道道,健步和通行均无障碍。
三栋楼附近,都随地势各自都配置了一个篮球场、两个或三个羽毛球场、还有众多的乒乓球台。
至于众多的树木都是这个地方的原貌,很多树木都有七八层楼高,众多的休闲处,让所有的人,一年四季基本上都处在绿色乔木的遮掩中。
曾明在陶冶和姚遥的陪同下,来到运动区域。
尽管是中午,各个运动场地都还有三三两两的人在活动。
曾先生,你长住一段时间后,就会知道,每天下午五点钟左右,几乎每个运动场地都挤满了锻炼的人。
尤其是篮球场,许多人只能打半场,还得轮着来,谁厉害,谁就坐庄,否则就下场,坐冷板凳,吹冷风。
姚遥把场景描述得绘声色,一听就知道,姚遥有着深刻的体会。
曾明自己就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算是比较擅长的。
在大学时,曾明自己除了学习,在外勤工俭学之外,呆得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运动场上了。
只是由于毕业参加后,成家立业(上班),特别是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女之后,几乎在孩子上大学前,都忙碌在“三点一线”(单位一学校一家里)而少有运动了。
曾明看到这些场地,内心就有了一些冲动,也恨不得下场去试试。
姚遥看出了曾明的神情,连忙问:曾先生,要不要下场去稍稍活动一下?
曾明心里是很乐意的,但理智告诉他,近18年远离了运动场,也算是老胳膊老腿了,如果不进行一些恢复性运动,就冒然活动,那我有潜在的危险。
曾明婉拒道:姚经理,以后再说吧。好多年没有运动了,怕受伤。等我跑跑步、活动活动筋骨,恢复体能和柔韧性后,再与一班后生争胜。
那感情好。曾先生,你能参加的话,我们“鸿儒家园”也可以凑个半场人数了。姚遥有些期待。
姚遥的话曾明是可以理解的。“鸿儒家园”维修部包括姚遥在内也就10来人,想凑够5个能打全场的人数,也确实不容易。
当然,姚遥并不知道曾明在大学里,是经贸系的绝对主力,后卫,小前锋的位置都能胜任。
更重的是曾明跑(空)位的意识非常好,而且头脑冷静,投篮命中率高,因而常常是对手重点防范的对象。
曾明又问:咱“鸿儒家园”里,大多数人是不是喜欢乒乓球运动。
那还用说。乒乓球运动是咱“国球”。到了休闲时间,任何一张乒乓球台旁都站满了人,还得轮着来玩。陶冶除了喜欢羽毛球之外,乒乓球运动也算是她的最爱。
是呀,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运动,才会崛起于世界之巅。
曾明心中叹然:乒乓球运动称之为“国球”的原因莫过于此。几十年长盛于世界之林也是依赖于此。
曾明笑着点头,又围绕着各个运动场走了一圈,对比较完善的运动设施和防护设备均表示了满意。
曾明话锋一转,边走边笑着问:二位经理,我也八卦一下,敢问个人问题解决了没有?
还没有。俩人面对顶头上司(老板)的询问,都落落大方地说道。
姚经理今年是32岁了吧,跟我一个属相,整整少我一轮。你这个年纪不找对象,你家里该着急了。曾明关心的语气也有几分担忧。
曾先生,你也知道,我就是毕业于一个普通大学的,读工商管理专业的女大学生。
毕业后,在社会上打拼了近2年,基本上一事无成。
近8年前,我有幸被你招到“鸿儒家园”,并逐步被委以重任,才有了今天的一点成绩。
而且你也知道,我的家境并不好。父母在我10岁那年,终究没有摆脱世俗的眼光,还是给我添了一个弟弟。
当然,也幸亏父母没有特别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磕磕绊绊地送我读完了大学。
说白了,我在“鸿儒家园”所有的收入,除了基本的开支之外,我都寄了回去。
父母才因此在家乡砌了新房,也才让读了中专毕业的弟弟娶了媳妇,成了家。
这不,弟弟的事情刚完结,父母就开始念叨我了。
要知道,这么多年我的心思除了放在工作上之外,就在父母、弟弟的身上了,那还有什么心思去谈个人问题。
听完这些,曾明心里也是想喟不已:城市里的众多大龄剩女,也许也有很多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
而眼前的陶冶,就是因为家庭的拖累造成的。
曾明有些怜惜地看着比自己少一轮的陶冶,也只好说:陶经理,既然翻篇了,那就朝前看吧。
“女大当嫁”,也是自然归属。除非你有“青灯古佛伴一生”的想法。
曾先生,这个想法我到没有。我会认真考虑个人问题的,谢谢你的关心。陶冶略有羞涩地说道。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文系原创,盗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