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午餐时间和儿子闲聊。
“最近有没有考试?”我问他。
他回答道:“考了体育。”
又问:“这次引体向上(本市中考体育项目之一)拉了多少个?”
“22个,差一个满分,这次手滑了一下。”
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说意料之中,是因为近几个月来,不管过年过节还是上学期间,不管是零下10度的河南还是25度的深圳,他一如既往每天做三组俯卧撑,每组20个,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仿佛和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是身体自然而然的需要,是每天必然要发生的事。
说意料之外,是因为一年以前的今天,他非但引体上向一个做不了,连做俯卧撑也一个做不了,屁股撅得老高,胳膊颤颤巍巍,硬扭着脖子,红着脸。没想到,一年以后引体向上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了,也没想到,每天几分钟的坚持,日积月累,成绩是如此惊人。
接着,我又问了班上两个从前和他一样瘦小无力视引体向上为拦路虎的同学,“他们引体向上的成绩是多少?”,他表情淡然地说道:“两三个吧,很稳定。”说完,冲我眨巴眼睛,掩饰不住的得意。
看到了吧,不用讲什么名人大家,明星大V,这是我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同样是365天,同样是日出日落365次,一天24小时,不同的活法,不同的规划,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生命在于积累,生命在于不断地重复正确。
我还记得孩子从0到1用了158天,我本以为他从1到23,需要一两年,结果不到半年,23个的目标达成了。这件事让我极为震撼,我惊讶从0到1的过程是如此漫长,而从1到10再到23的过程却又是如此短暂,重复的加速度和重力的加速度一样可怕。
那么问题来了,道理大家都懂,怎么能做到,怎么让自己在前158天每天枯燥无味地练习?如何面对自己一天又一天看似永远不会成功的失败?如何面对连自己都讨厌的丑陋挣扎不堪的样子?
在这片无尽的黑暗里,没有人告诉你做完158个就可以做出第一个引体向上,实现0的突破,也没有人告诉你一旦有了0的突破,你将势如破竹。这是一片可怕的黑暗,多少人就倒在这片黑暗之中。
话又说回“如何做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阶段非常需要得到外界的支持和刺激,让人把注意力从目标拉回到每天要做的事情上,不沮丧,不灰心,这个阶段信心像钻石一样宝贵。
比如引体向上的练习,首先搞清楚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锻炼哪些方面的力量,找到需要做哪些动作来刻意练习,然后将这个任务分摊到每一天。具体执行时,每天不要多想,只要完成任务就OK,因为如果你每天完成任务,最终你肯定能达到终点。
其实写作这件事,何尝不是如此呢?怎样才能写好,写得让自己尽兴,让别人能产生共鸣?你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广阔的视野以及写作技巧,其中技巧是术的层面,思想和视野是道的层面,没有道,只有术,永远只是在玩小孩子的把戏。有道没有术,别人无法正常接收你的理念你的心声。只有道和术叠加在一起,才能发挥威力,让你的思想影响和改变其它人。
那么,深刻的思想从哪里来?是靠顿悟偶得吗?我觉得偶得只是运气,灵光一现,自己深入的思考才是源泉。但思考也不是一个人枯坐苦思,而是要阅读,要去生活以及各种地方去感受去发现。
生命在于积累,生命在于不断地重复正确。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你的方法得是正确的,你的方向得是对的;第二是重复要是连续的,不能间断,一旦间断,效果就得打折扣。
比如日更这件事,它可以看作是最基本的练习,不管好与坏,每天都在做,在这个过程中,效果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它像冰川下的暗流从来都没有停止。写作者的日更就像钢琴家的每天练琴数小时,剑客的每天挥刀数百下。日更可以断一天两天,但是不能超过3天,离开日更的时间越久,你想要回来的难度就越大。
今天又把自己当作作家写了一番感悟,是对是错,让时间来证明。想到悟到便记录下来,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通过写,通过思考未来的路,慢慢看清未来的路,慢慢接近目标。
和孩子引体向上计划的进程一样,我现在还处于前158天的黑暗当中,那个“1”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好在我不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