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面管教心理教育
溺爱与爱——让孩子回到自己原有的世界

溺爱与爱——让孩子回到自己原有的世界

作者: 迷你旅客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00:06 被阅读276次

    郑璐  宜昌  焦点网络中级七期    原创持续分享第154天

    在当今的社会里,很多父母分不清什么是溺爱,什么是爱。

    溺爱,是一种没有理智,用爱的名义摧毁孩子身心健康的爱。

    我们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本来拥有的爱,这种误区不断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父母也会为孩子长大后的所作所为买单。

    一、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

    就是接纳孩子一切的爱,在心理学中的咨询与之相关的爱,包括倾听、共情、积极关注、真诚、尊重。

    无条件的爱就是无条件,孩子的优点、缺点都全然接受,父母都会爱他。他的能量足够,才会让他有能力去爱别人。

    有人说,人心就像一个空杯子,如果里面是空的,就会不断索取他人的情感,只有被爱注满了,才会向外溢出爱与关怀。

    无条件的爱得到满足后,孩子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可爱的、自信的,他清楚知道自己是被理解、被尊重的,不需要压抑自己,独立、坚强、阳光、有创造力、积极向上,遇事不惊,不会在意外在给予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

    什么是有条件的爱呢?

    “如果你今天听话,妈妈就答应给你买玩具”、“如果你考试考到100分,妈妈就答应你去游乐场”、“你要是在不好好学习,你以后就去要饭去,别回来了”等等,常常家长会用这种教育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并且习以为常。但这种方式潜意识就是告诉孩子,你不按我的方法去做,我就不会爱你,不会满足你的任何要求,为了让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会用尽各个方法来威胁或者抛弃孩子,对于孩子来说,会有种被父母身体与精神上遗弃的感觉,这种经历时常发生,步入成年后内心会缺乏安全感。

    缺爱的孩子不会去爱别人,也会把对方给予的爱当做是爱,我爱你,你就要对我好,一切都要听我的,对我负责,否则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我,无法有效的处理自己的情绪、感情和事件。

    如果父母没有给予足够无条件的爱,孩子长大后会从外面的世界寻找爱,老师的肯定、朋友的赞扬、领导的认可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太在乎外在给予的评价,迎合他人,会很累,没有外在的认可,他就失去了价值感,造成不自信,自卑、虚荣、爱面子、低自尊。

    二、爱的原则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年老的母猩猩生下一个孩子,就象人类一样,老年得子倍加宠爱。对于孩子的要求百求百应、从不拒绝。到了断奶的年龄断不了奶,因为母猩猩下不了狠心。小猩猩一直到了好几岁还吸奶,长大了也不自食其力,而是要母猩猩提供食物。后来由于年龄太大的缘故母猩猩生病死了,小猩猩就一直待在母猩猩身边哭泣,不吃不喝,最后也饿死了。因为这小猩猩尽管已到了成年,但是却不会自己取食,没有母猩猩供食的小猩猩只有死路一条。

    爱有温暖、爱有幸福但过头了就是痛苦、就是毒药。

    溺爱意味着什么,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大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说是的。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1个小时,你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上站起来,凑近了专家说:你怎么知道的?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大人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手挖掘的,掉迸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权利。

    从不撒手让孩子自己走的母亲,就只有一直管下去了,因为你的孩子一直也没有断掉奶。

    有些父母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却在孩子长大后希望孩子能独立、自主、坚强、胸怀大志、一展宏图。但事实上,一味地给予和破坏性的养育,是施“爱”者对受“爱”者的控制欲望,最终造成孩子的价值观混乱、能力低下、厌恶学习、自私自利、无法融入社会。

    爱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用心去接纳孩子的一切,明智地审慎表扬或批评,明智地审慎辩论、敦促、推动和牵引。 

    三、需要回报的爱

    经常会听到有些父母对孩子说:“我们都是为你活着,你可不能让我们伤心、失望哦。”或者说:“我们做一切都是为了你.....”无形中给孩子一种负罪感,也形成父母对孩子的精神依赖,误以为这是对孩子的爱。

    这些父母整天对孩子唠叨自己为孩子“牺牲”了什么,把对孩子的爱和养育作为一种投资,期待高利率的回报其实是颠倒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爱”,孩子变成了父母的精神保姆,一种寄生关系。

    真正的爱,是给予孩子自由的选择。否则因为孩子的负罪感产生的心理压力,造成人格的扭曲。

    四、对孩子的期望太高

    父母因为喜欢舞蹈,而要求孩子去学舞蹈;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高,要求孩子练好英语;孩子考了99分,怎么没得100分呢?孩子考上了大学,怎么没考上一本呢?……父母认为,自己尽其所能,不断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让孩子通过努力奋斗都难以满足的父母期望,实质上是施“爱”者缺乏对自己负责的精神。他们往往把孩子当作幸福的源泉和满足的渠道,当他们不高兴或不满意时就会认为这是孩子的错。长此以往,施“爱”者将是无休止的不幸福和不满足。因为,他们的心理让他们形成固定的想法:付出了就该有更多的得到。

    如何很好的去爱孩子呢?

    1、接受

    当孩子有情绪时,首先需要接受他有情绪这个事实,并关注他的情绪。接纳的态度就是你允许他心情不好。我感受到了你内在的感受,允许你有这样的感受,并且关心你的感受。这时一定要真诚的去问他:你好像不开心、在生气......并向孩子求证。

    2、分享

    关注孩子的情绪后,紧接着是引导对方分享他的内在感受和外在发生的事情,有负面感受的原因。从共情的角度,聆听孩子的内在声音,听他诉说内在的想法和感受,搞清他为什么会有情绪,满足他述说的需求。从头到尾完全听完,认真听,中间不要打断,让他感觉到是被父母关注和接纳的。

    3、肯定

    每个人的情绪出现,内在都是有个思维过程的,这个时候要肯定这个思维过程,告诉他:“你是有资格出现情绪的”,并不是说他想的对或做得对,比如:你感觉自己很努力,但是大家都没有选你,你感觉很失望和难过,对吗?

    4、启发

    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这件事自己还有没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让他能够总结经验,今后在遇到这样的事,可以做得更好。让孩子理解他人,或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引导孩子关注未来,关注解决方案。

    5、允许,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允许他有一个过程,做的不好的地方不要批评指责,更不要代替他做,让他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慢慢成长,只要给一定时间,让他锻炼,他会成长。

    6、强化,及时奖励他做得好的地方。比如:今天作业很认真的完成,要表扬并及时强化。

    7、当他做了你希望他做的事情,你可以用述情的句型:看到你做了什么,我感觉......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带着一颗善良的心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善与恶的世界里,允许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看到未来的曙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045_4444:孩子的教育是门学问,太深了。
        迷你旅客:是呀,所以学了这么久也才这么浅

      本文标题:溺爱与爱——让孩子回到自己原有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ho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