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在简书上面参加“日更挑战”最好的记录是14天,今天鼓起勇气又开始报名啦!但愿此flag能立得稳,至少要稳住一个月。毕竟这次设定的目标不高,连续写满30天,每天有500字就算圆满完成了。
实在哪天没话可写,没情可抒,就写写每日的读书感悟或者听课笔记吧!先达成500字的硬性指标,再去追求语词的“达意”。比如今天,听“得到”上面的“罗胖精选”——怎样和家人好好沟通就让我颇受启发。
很多职场上的沟通高手,回到家反而不会沟通了。原因恰恰出在“自己人”这三个字上。正因为是自己人,我们对对方的要求会变高:“别人不理解我就算了,你怎么还不理解我呢?”但同时,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又会变低:“我在外面要应酬要装笑脸,回到家你就不能让我放松一下吗?”
这些话,在家庭沟通的场景中真实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就是因为对对方和对自己的“双标”导致家庭沟通变得十分困难。罗胖分享了他自己的一个例子。每次他回到家,跟他爸聊起工作上的事,说到用户数的突破,推出的重大产品,每当他说得正高兴时,他们家老爷子都会非常严肃地跟他说一句:“不要骄傲。”
罗胖每次听到这个话,都觉得特别扫兴,特别沮丧。就这么一件小事,其实也一直让他很苦恼。后来,心理学家陈海贤老师给罗胖提了一个建议,下次的这个场景中,让他先别急着上情绪,而是认认真真地说两句话:
第一句,我都一把年纪了,我已经学会了不骄傲。放心吧,我不会骄傲。
第二句,我跟你说这些,是希望你能为我感到骄傲。
罗胖照做了,效果挺好的。也就在那一瞬间,罗胖和他的爸爸在那个困扰他的问题上达成了和解。
陈海贤老师分析说,其实很多家庭沟通的问题,大概率都是两类问题,一类是沉浸在过去的关系模式里。另一类就是寄希望于未来,想着以后还有一辈子呢,就忽视了当下跟对方的沟通,没有建立起符合当下情境的连接。
家庭沟通,最重要的目标,是经营关系。所以,在家庭沟通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对方感受到被需要、被支持。这里面还有一个方法,叫作结构化倾听。就是当听到一段话的时候,脑子里得自动分三个格,把这段话里的事实、情绪和期待分辨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