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医院的急诊科。我不是医生,感受甚于恐惧。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推着急救车疾驰的医生,提着氧气袋奔跑的护士,背后手足无措的家人,躺在病床上无力的病人。你永远无法猜算,急诊科里每一天究竟有多少生老病死的故事在上演,每一秒究竟有多少病人逝去,或是有多少新生命在诞生。我们总说,医院是人生命的两个点,连在一起的线段,便叫做人生。
我从小对医院无比的恐惧,细细的针头,粗长的压脉管,输液管流淌的血液,都让我眩晕。诺大的医院,唯有急诊科,最能体现人生。每天穿行于此的人,都在学习着生死,每一刻都在刷新着自己对于生死的定义和恐惧。医生也在里面,淡然看透生死。
急诊科里思考人生:生与死,仅一线之隔。
急救室里一名二十多岁的突发心源性猝死的男性患者。
清远一名男子,给孩子摆满月酒后,晚上身体不适,以为是喝醉酒的缘故。直到晚上十点多,男子忽然意识不清,家属拨打120,急救车到场发现其已经心脏骤停,在送往医院途中赶紧实施现场抢救。在急救室里,医生带领团队为他进行心脏复苏,但已经回天乏术。
一般心脏复苏进行30分钟而无结果,医生就会宣布患者已经临床死亡,但是医生为了安抚患者家属,明知道已经不行了,仍然还是继续实施抢救。这场与生死的搏斗,进行了3个多小时。
患者的家属不愿意接受他已经离去的现实,哭得歇斯底里,患者的姐姐也是医生,但仍然苦求“医生你救救他,他还有救。”仍试图指导医生抢救。
这种场景每一天都在急诊科里上演,虽然在别人眼里,急诊科的医生见惯了生死,但面对这种无能为力,心里还是不好受。
急诊科里思考人生:生死保卫战。
急诊科里紧急推进一位病人叫孟圆,他到房顶拿东西时不慎踩空坠落,虽然只有三米的高度,不幸的是他的背部先着地。
被人扶起后,他疼痛不已,只能勉强保持着坐立的姿势。因当地卫生院没法拍片检查,后又转院到昆明。
从头到脚,医生没有放过任何一处检查。虽然孟圆的头部没有症状,但他背部和胸口的疼痛却引起医生的警觉。
经医生检查,发现患者整个这边的胸廓塌掉了,肋骨全部都断掉变形、压扁了;肺里面有大量的血大量的气体,把肺都已经压缩完了,导致重度的血气胸,现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
急诊外科医生紧急为他进行了手术,幸运的是在医生的及时抢救下,他脱离了生命危险。
急诊室的值班医生时刻要把精神提到最佳状态,才能面对各种各样的紧急抢救状况。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是经常面对的事,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个陌生的地方是最让我们头皮发麻的。
死亡是人生最大的现实,是所有人都逃不开的“必修课”。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有权,还是无势,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都免不了这一天。
生命太脆弱也太短暂了,人应该无怨无悔地活着,应该在临死的时候没有遗憾,因为死亡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可以召唤我们离开。我这些年执着的东西简直太可笑了。
死亡不是离世的那一天才发生,而是从我们出生那刻起,就不停地迈向终点。
思考死亡,不是让自己悲观、恐惧,而是应该更加珍惜宝贵的时间。做对生命真正有益的事情,好好利用死亡这架“天平”,重估所有“执着的东西”的价值,看看是不是也有些“可笑”的东西?
你以为你如今面对的都是人生最大的坎,你觉得你可能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应对,可是当你真正站在生死面前时,你那些所谓的坎也不过如此。
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真正珍惜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