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被读者批评?
很多热爱写作的小伙伴经常有这样的经历,有时洋洋洒洒写完上千字,满怀期待地在简书投稿、在微信公众号中群发,结果收到的反响平平,既没有太多的转发,更没有半点打赏和鼓励;
更惨痛的是,有的小伙伴还收到读者的狠批评论:“完全不知道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时候就很尴尬且忧伤了!
对此,认真的小伙伴们或许会反思自己的标题,反思自己的文笔以及思想并且寻求进步的途径,但实际上,很少的小伙伴会意识到自己的文章或许缺乏一个词:“逻辑”!
没有逻辑的文章,让读者反感
逻辑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一篇没有逻辑的文章,无法清晰完整地体现出作者的思考以及想要表达的内容。那么,这种文章对读者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反过来说,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大家付出三五分钟的时间阅读我们的文章,就是想从文章中收获到他需要的价值。这种价值一般来说可能包含:
- 情感方面的寄托与满足,寻求身份的认同等;
- 知识、视野、见解方面的提升与开拓;
- 技能方面的获取与实践;
- ……
无论读者需要哪一种价值,都不是一篇没有逻辑的文章能够提供和满足的。想想看,当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只会引起读者的失望与反感,甚至还会导致取消关注,口出恶言等不良后果,那么更高的阅读量、关注、打赏就成为泡影了!
如何提高文章的逻辑?
一篇文章的逻辑如此重要,我们到底该怎样提高写作的逻辑思维呢?在弗兰克老师的21天文案写作训练营中,他给出了三种提高文章逻辑的思维方式。
1.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思维
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思维,就是指在写作的过程中,“让结论先行”。其逻辑过程是这样的:
- 先说结论和结果,抛一个心锚给读者
- 提供具体理由和依据,在理智上说服读者
- 举出实际案例,情感上影响读者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要写一篇关于“阅读的重要性”的文章。按照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
第一步我应该在文章的开头就表明“阅读的重要性”,比如阅读能帮助人们提升视野,能陶冶情操与素质等;
第二步,我需要提供具体的理由和论据,比如可以写有证据表明,书籍读的阅读,我们懂的知识就越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步,需要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证明。例如古今中外的文坛学者大家谁谁谁,哪个不是热爱读书的人呢?
这样一步一步地写下来,我们的写作思路也非常清晰明了,而且为读者提供的文章观点和论据也有理有据,非常有说服力与可读性。这样长期练习,我们的文章就会收到读者的喜欢啦!
2.以认知逻辑为线索的思维
认知逻辑在科学研究中属于非常广泛的认识论方面的概念范围。其学科体系包含哲学逻辑、语言逻辑、心理逻辑等等。这种理论上的复杂,并不耽误我们在撰写文章中构建“以认知逻辑为线索的思维”。
实际上,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接触过一点这种认知逻辑的思维了。想想看,我们有没有学过归纳和演绎?小时候写作文的“总-分-总”结构,以及经常练习的“提炼中心思想”,这都是归纳演绎的实际操练啊!
除了这些之外,弗兰克老师还给出了三种思维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可以被我们应用在写作上,还可以用在工作和学习当中呢!
①SCQOP模型
背景S:交代一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情况;
冲突C:什么事情导致冲突产生?是价值观还是金钱还是什么?
问题Q:冲突产生了什么问题或困惑?
克服障碍O:如何采取实际行动解决这个问题?
结果P:最终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SCQOP模型不仅是构建故事的好模型,更是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好套路。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通过这种模型进行思考与分析。
②STAR模型
背景S:交代一件事情或问题的背景情况;
任务T: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任务;
下一步行动A:下一步,要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结果R:最终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STAR模型实际上和SCQOP模型有相似之处,不过SCQOP模型胜在分析问题的过程,而STAR模型更注重解决问题精进提升的步骤思考。这个模型在工作中应用的比较多,在写作中同样可以用到。
在我看来,STAR模型用在工具类介绍的文章中,能产生很棒的逻辑结构。比如一种特别棒的软件和小工具怎么用等。
③PDCA模型
计划P:你的目标和计划是什么?
执行D:执行的任务是什么?
检查C: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
纠正A:复盘分析任务执行情况并进行纠偏;
PDCA模型貌似很多小伙伴都不陌生,在目标制定与任务完成中,我们经常采用这种思维模式。那么如此模式,在写作过程中怎样精进逻辑结构呢?
一方面,可以用作分析与回顾复盘类的总结文章,一方面我们可以用PDCA来对自己撰写的文章进行自检。比如检查一下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分为几个步骤来烘托主题,如果有哪部分写的并不好,可以进行及时地纠正修改。
在我看来,带着这些逻辑思维随时用在工作与写作中,养成逻辑思考的习惯,最后我们都会变得越来越精进、越来越厉害!
3.结构性的系统思维方式
结构性的系统思维方式(MECE),其理论来源于金字塔原理,有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去阅读一下李忠秋老师的《结构思考力》。
书中对结构性思维是这样解释的:结构思考力是一种先总后分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强调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作为一种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立体化思维,其有四个基本特点,就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可以看出来,结构性的系统思维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整合思维,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未来我会针对结构化写作专门开篇文章来进行思考与分析。
总结
逻辑不是先天形成,而是在后天的不断输入与学习中不断培养精进的!我个人认为,能意识到写作这件事情需要逻辑,并且开始进行科学的逻辑思维思考训练,这真是很棒的事情!
能看到这里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加油!欢迎一起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