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如肠液、胃液等)及正常分泌物(如汗,尿、泪、唾、涕在内)。
其中津和液又有不同:清而稀薄,流动性较大的称为津;浊而稠厚,流动性较小的称为液。但津和液都来源于水谷,互相渗透,互相转化。故,常津液并称。
2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涉及多个脏腑生理活动的复杂过程。《素问·经脉别论》中提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过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是对津液代谢过程的简要概括。
脾胃主腐熟运化。胃主受纳腐熟,可吸收水谷中部分精微。脾主运化,主升清,一方面,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与津液上输于肺,由肺的宣发和肃降,输布全身。另一方面,脾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至全身。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接受从脾转输而来的津液之后,一方面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另一方面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肾和膀胱及人体下部。
肾主水,肾对津液的输布起着主宰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是胃“游溢精气”、脾的散精、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泌别清浊等作用的动力,推动着津液的输布。二是,由肺下输至肾的津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清者蒸腾,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于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
小肠泌别清浊,吸收饮食物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上输于脾而布散全身,并将水液代谢产物经肾输入膀胱,把糟粕下输于大肠。
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将其中部分水分重新吸收,使残渣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在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过程中,肺、脾、肾三脏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由胃,小肠,大肠的参与而共同完成的。三焦为“决渎之官”,对水液有通调决渎之功,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