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开着车,手握方向盘,一个人行驶在公路上,驶向自己想去的目的地,那时,突然有一种我又成长了的感觉。
虽然我从5年前就考有车证,但一直没开。之前要去哪儿都有家人接送或者打滴滴,最近几个月,我才开始学着开车上路,从需要副驾座有人陪伴,到尝试一个人开车,再到如今游刃有余,可以辨认路标,看懂导航,想去哪儿自己就去哪儿。
自己又掌握一项技能,能不依附旁人而独立去完成某项任务。这种成长,是成就感,对自我的信任感。
在潮汕风俗里,孩子在十五岁那年的元宵节,都会举行“出花园”的成人礼。从那时起,爸爸妈妈都会告诉孩子,从今天起,你就长大了,不再跟之前一样是孩子。今天起,你就是大人了。但是,长大从来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是一生的功课,需要时间,需要经历,需要沉淀。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长大呢?我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因为,我自己也还在成长着,只能分享我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一些时刻。
(一)
刚上大学不久,我爷爷就病重了。
我从小是爷爷带大的,从小我对爷爷有很深的感情。小时候每次晚上做噩梦,梦见爷爷离开,我都会半夜哭醒,不敢再入睡。有时听到大人们说要给爷爷提前找安葬的风水地,我都会忍不住掉泪。小时候的我根本不敢想象,没有爷爷陪伴的日子,会是怎样?
那天午睡醒来,我接到我弟弟短信,说爷爷走了。我整个人就蒙了,心里还没接受生离死别的现实,眼泪却早已夺眶而出。赶回家后,在爷爷的遗体面前,我失声痛苦,可是,任由我哭得再大声,多伤心,他不再醒来,如小时候把我兜在他怀里,哄着我,说一句“乖,别哭了,我的傻姑娘。”
没有人会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长大后的世界会有生离,会有死别。学会珍惜眼前人,不要把爱视为理所当然,今天所厌烦的唠叨可能就是将来渴求不来的奢望;学会接受失去,接受会有人离开,也相信时间会抚平一切伤痛,不管情愿不情愿,接受失去是成长的必修课之一。
(二)
大四即将毕业,我妈生病了。作为家里的老大,我带着爸妈周转在医院来往的人群里,联系医生、办理住院手续,陪我妈一起检查,拿检查报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坚强的妈妈生病,前一分钟还跟我说着话,后一分钟便在我眼前晕倒,失去觉知。那时,我很害怕,但来不及脆弱,我也只能坚强,这样才能处理好事情,照顾好我妈。
在医院护理我妈将近半个月,最后听到医生“良性”的检查报告,告知出院的那一刻,我才敢敞开情绪,真正痛哭一场。
在医院的那段时光,我成长了。我开始意识到,爸妈是会老的,会有生病的时候,而我不能永远只是小孩子,躲在他们背后,让他们替我遮风挡雨,现在,得换我站在他们面前,为他们遮风挡雨,为这个家付出,而不仅仅是收获。
(三)
毕业,找工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我还不清楚自己想要选择一份怎样的职业。大家都说要去大城市打拼,但我在北京实习生活过一段时间,我并不喜欢“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地铁路上”的生活。大家都说女孩子该去找份安稳的工作,我尝试应聘了两份工作,但是,终究没有热情,我每天在混日子的工作中期待下班,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无聊的生活。想选择做自己大学就做的补习家教,大家都觉得不可行,没前途。
那时的我很痛苦。因为没有人能告诉我,怎样选择做决定,才是对的,不后悔的。后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心里挣扎,我决定冒一次险,顺从内心的声音,去做热爱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即便后面失败了,但因为起码尝试过,我不会后悔。于是,我辞职,专心做补习。
这个,是我目前最让我骄傲的决定。现在的我,在自己喜欢的教育事业里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学会顺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有勇气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为此坚持,努力,将事情做到极致,这是成长中最爽的一次体验。因为,我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四)
从被禁止早恋到被催对象,需要一个高考结束的时间。从被催对象到催结婚,需要一个大学毕业的时间。
曾经的我,将一门心思放在自我能力成长上,而从没认真学习“爱情”这门功课。只是单纯认为,只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就能遇见一个更好的他,拥有一段好的感情。
但其实不是的。
爱情需要理性地分析,了解自己的性格,知道该选择一个怎样的人去相处一生;需要时间从点点滴滴去观察一个人的品性,去判断三观是否相同,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是否相同,不能简单相信听对方说的,而要看他做的;它需要彼此双方的经营,相互为对方着想,去妥协让步,.....真正意识到自己长大的时刻,是去承认爱情里的门当户对,相信选择比努力重要,两个人彼此珍惜比一个人努力重要......
人都是在不断试错,又不断纠错的过程,慢慢长大的。
长大是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 有苦有甜,有喜有悲,有聚有散.....
.我想,当我将个中滋味一一尝遍之后,能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我便真正长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