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看着初中时的作文本突然想起了莎士比亚在《麦克白》 中写的这句话。
学生时期我最头疼的就是语文了,特别是作文,每次我都是得分最少的那批人,还经常被当做反面典型进行批评,所以每次考完语文之后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及格,作文不被当堂点名批评。
不过运气一般都不会站在我这边,仿佛上帝洒下智慧雨露时,偏偏给我撑起了一把油纸伞。
语文的阴影从小学一直伴随到大学,在高中的时候为了写好作文、考好语文,不仅背诵了唐诗宋词元曲,《四书五经》、《孙子兵法》、《菜根谭》、《弟子规》、《古文观止》等经典古籍,甚至还有很多满分作文集,我都从头到尾背诵了好些遍,还默写过很多遍。那时候班里谁的作文写得好,我都会抄下来背背。
甚至,我还从理科转到了文科,仗着数学满分不用学的思路,去全力攻克语文。
经过这样大量的努力,高考时语文终于及格了,不过,我再也不用学习语文了。
但是,我偏偏又是一个不找到答案誓不罢休的人,所以特意一直保留着那时候的作文本,以便以后知识储备更多了、经历更丰富了、眼界更高了的时候,再去翻开作文本,亲自找到作文太差的原因。
这样一保留就是十多年,作文本也安静地躺在在箱底跟着我辗转了全国十多个省份。
这十多年里,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那些原本给我的作文评分的老师和校长成为了我的学生,这时突然意识到:现在是不是可以打开当年的作文本,解开埋在内心十数载的疑团了呢?
可是再次翻开作文本时,我愣住了。
图片发自慎壹这就是那篇被当堂嘲讽的“低分作文”?
虽然现在的我依然无法评价这样的作文到底是不是“低劣作文”,但是这让我再次认知到,教育体系或者说是教育体制“病”了。
它正在以某种形式画下各种各样的“格子”,用分数、排名、奖惩等手段将“出格”的人和思维硬生生的圈在“小黑屋”里,然后用高考这个模具将学生加工成一个个标准的“零件”,安装在各行各业,维系着社会这个庞大的机器正常运转。
那些被关在“小黑屋”的“格外学生”,要么在一整套的教育规训系统下被磨平了,最后也变成了一颗标准化的螺丝钉镶嵌入社会机器;要么无法被教育规训系统“驯化”,最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吸引同类零件,独立组成了社会机器中的一个新系统,这时社会大机器迭代了,升级了,进化了。
那些无法被“驯化”的人成为了“创新者”,成为了“时代英雄”。
只不过“小黑屋”里面的“黑夜”有些长,甚至不只是一个“黑夜”。有句话这么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却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都倒在了“明天晚上”。因为“今天晚上”还有月光,而“明天晚上”甚至连星光也没有。
倒下去并不是因为没有了光亮,而是无法忍受暗无星光的寂寞。
领潮者往往是孤独的,创新者也是如此,更何况是“时代英雄”!
所以,拧着脖子要“出格”的人,要想看到“后天”的太阳,需要的不仅是敢走黑路的胆魄和敏锐的方向感,更是耐得住寂寞的心。
图片来自网络PS:此文谨向那些寂寞路途上摸索的创新创业者们致敬!向时代英雄们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