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772510/3f8eb4c590682917.jpg)
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儿子像一只愤怒的小公鸡昂着脑袋瓜:“星期一我一定要把xxx打一顿!”
“为什么要打架?”我惊讶地问。
“今天他站队时插队,踩了我一脚,而且还推了我一下。”小子气愤的说。
“星期一放清明节假是不用上学的。”我轻描淡写的回应他。
“没事,那就星期二吧!我得想想,我要怎么收拾他呢?是借刀杀人呢?还是混水摸鱼?”看来他是认真的。
儿子在他们班里年龄较小,个头也不高,我心里开始有点隐隐的担忧了。
送儿子回到小区,我急急忙忙的回单位去开会,临走时交待他自己回家,可是他仍然很激动。我说:“你先自己回家吧!要么写作业,要么把你想打架的理由写下来。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再想想打完架以后我们该怎么办?谁去学校处理这件事情?都可以想一想。”“好吧!”小子回答地很干脆。看来这一架非打不可了。
等到我下班回到家时,发现儿子并没有写作业。茶几上有几瓣吃剩的芦柑,《中国地理》、《不一样的卡梅拉》散乱地放在旁边,看来他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怎么样?想好了吗?想好了的话,星期二我们就一起去学校。”我说。
“还是算了吧!他踩了我一脚,我也还了他一脚。我也不吃亏呀!”小子笑着说。
“要不,我给他的家长发个微信吧?”我试探着说。
“算了吧,还是不要了吧!你这样只能是添乱。”儿子一边说,一边吃着我带回来的大肉馅包子。
“是怕老师批评吗?”我接着问。
“也不是啊!我只不过不想让他插队,他这样做是不对的。”看来儿子有自己的是非观念,我是否应该感到欣慰呢?
“如果你不喜欢一些行为,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他踩了你一脚也可能是不小心的。这点小事也不至于去打架吧!”我淡淡的说着,抬头看了儿子一眼。
“我也觉得打架不划算,他踩了我一脚,我还了一下呢,也算是扯平了。”儿子边吃边说。
突然,他回过神来,“嗨!你不会真得要去学校帮我打架吧?”
我笑了,一帮小男孩在一起,打打闹闹也是家常便饭的。
晚上爸爸回来得知此事时,儿子已经面带喜悦。他说其实他和那个孩子平时关系还是不错的。此时他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我想今天的事情是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同学关系的。
夜深人静,独处时回顾这件事情,假如当初我简单粗暴的处理,结果会怎么样呢?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要么孩子哭天抢地,要么委屈求全、表面服从,从此关闭心扉,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中国神话故事中儿子最爱听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吸取了父亲鲧的失败教训,变堵为疏、因势利导,用疏的方法治水因此取得了成功。
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在育儿的道路上,亦是如此。
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我们的孩子也会有喜怒哀乐。记得小时候,当我们和小伙伴吵架甚至打架闹矛盾时,父母首先会站在大人的角度,帮我们指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告诫我们不要惹事生非,有时甚至不给我们申辩的机会就把我们狠狠地揍一顿。
在这个过程中恰恰缺少了负面情绪宣绪的渠道。这种负面情绪长久的积压在一起,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乃至身心健康都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当我们的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需要父母接纳、理解、包容孩子的“坏情绪”,做孩子的倾听者。等他宣泄完了,情绪平静了,我们再帮助孩子找出问题,梳理思路,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