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认为:人天生就有积极向上成长的无限潜能。生物进化论认为:临摹学习、不断创造是人类进化的本质。学生怎么会厌学呢?别拿学生顶罪,别拿厌学背锅。
学生厌倦的是什么呢?或者说学生厌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厌倦嫌弃的是对人格的不尊重。学生因为种种不足被老师指责、体罚或变相体罚,被同伴讥笑、孤立、侮辱、欺负,TA怎么愿意去面对人格不被尊重的环境?
二是害怕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无保障。有的孩子或者由于先天原因,或者由于家庭教育原因,身心发展滞后,进入学校或者升入新的年级,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环境、老师、同学,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或者遇到人际冲突、遇到强势同伴、不适应的老师等,自觉安全受到威胁,TA怎么去面对?
三是害怕找不到归属感。被爱和被尊重是人的心理需求,一些同学因为感受不到班集体的温暖吸引,感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爱,感觉自己与集体、同学格格不入,产生孤独感、疏离感,融不进的圈子自然没有吸引力,为保持残存的自尊,只能选择远离。“留守儿童现象”“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现象”“收缩校点全寄宿现象”“问题家庭、单亲家庭、残破家庭现象”等,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缺失父母关爱、缺失家庭教育、增加适应难度、增加生活难度,爱与归属需要受到全所未有的挑战。身处这个状态,怎么产生学习热情、激情、兴趣、乐趣?
四是厌倦学习内容的单一性或者说社会、他人对“学”的以偏概全理解。每个人都有本能欲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需求(爱与归属需要、被尊重需要)、精神追求(自我实现需要、超越自我需要),每个人都有工作需要、生活需要、学习需要、交往需要、休闲需要、成长需要、超越需要,学习可以满足各种需求、需要,怎么会厌倦呢?学习的内容是多向的,所谓“五育”并举讲的就是学习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其实人生需要学习的远远不止五育,古人还讲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呢,如今社会更重视财商(生活能力,管理财富的能力)、心商(情商,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情绪调节与管理能力)。今人说“孔夫子挎腰刀,不文不武或文不文武不武”,其实是“孔夫子挎腰刀,能文能武或文武兼备”,这就是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实现能力的多重性。可是现实是除了代表智育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考试科目外,其他可以满足需要、需求的学习内容远远满足不了学习者的愿望。如果评价机制“唯分数论”的恶性比拼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导向作用只能火上浇油助推教育走向深渊危害个人与社会利益,受教育者又怎么愿意选择这样的不归之路呢?这样看来,所谓的厌学其实主要指的是厌倦这类被神话宣传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科目,而很少指厌倦音体美劳德育心理等学习内容,所以厌学本身就是一个以偏概全的伪命题。
五是厌倦学习兴趣的压抑性。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九种智能,即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 智能、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者智能,并且针对具体个体而言,每个人的各项智能发展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先天优势和潜质是不一样的,这也是生涯规划课程对每一个学生职业发展兴趣取向遵循的基本规律。自古就讲“因材施教”,这个材除了先天智商、情商外,恐怕先天的优势和潜能就是学习兴趣所在,教育究竟应该培养孩子成为TA能成为的那个人,还是仅仅成为家长、老师希望成为的那个人,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六是厌倦教育方式的枯燥乏味。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同一教学内容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学生才会在灵动、鲜活的场景中积极主动探索。常见的教学方式有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引导发现式、示范模仿式、情境陶冶式等,还有活动体验式、学习创造式、问题解决式、暗示教学法等等,没有最好的教学方式,只有合适的教学方式,正如再好的美食天天吃也会厌恶一样,再好的教学方式天天用一会导致使用者自己无激情产生职业倦怠,学生也会在程式化中厌倦无趣产生心理违和、精神疲惫、缺乏动力,连教育者都不能感动的教学怎么能感动受教育者呢?
七是厌倦学习方式的死板无趣。有个著名的哈佛学习金字塔模型,显示学习有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种形式。被动学习有四种方式:听讲最多只能记住5%,阅读能记住10%,看图能记住20%,看示范能记住30%。主动学习有三种方式:参与讨论和发表意见能记住50%,实际操作能记住75%,教授别人能记住90%,可以看出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实效性。中国传统心学说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叫做知行合一,《道德经》就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论述,讲的就是学习的两种方法:一种叫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博览群书达到知识渊博、博学多才、才高八斗;另一种叫做心性修炼,通过不断降低心理欲念,强化专注力与觉察力练习,提升心理能级,提高精神境界,实现生命成长,也叫身心灵成长。王阳明称这种学习方式为“心上练、事上磨”实现知行合一。
“喜新厌旧”这个词语经常被当做感情问题被忌讳谈论和运用,事实上这的确是人的心理特诊之一,穿新衣、换新房、开新车、游新景、尝新味、谈新异、论新题、创新意、迎新春、过新年等等是很有吸引力和令人兴奋的事情,人类正是在不断追求创新、摒弃陈旧过程中得以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物种进化的。鲁迅先生说古久先生单一的方法、枯燥不变的声音犹如一首催眠曲怎能不让课堂昏昏欲睡学生口水浸湿书本?死记硬背、机械刷题成为应考的法宝,把学生训练成条件反射般的应考机器与马戏团训练动物表演无二,而当重复学习成为惩罚出错者、违纪者有力手段时,学习已经不再是乐趣享受和高尚活动,低等动物在无数次的重复训练中尚且会发生反抗伤害驯兽员事件,更何况活生生的人怎么能没有厌倦逆反和对机械重复学习活动的恶心反胃呢?
八是厌倦学习价值取向意义的庸俗压抑或神话传奇。有人说学习有意义,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好像这样说容易被人认为功利性太强,容易导致找不到学习的情趣乐趣;有人说学习不存在意义,学习本身就是意义,好像这种说法太玄幻,容易导致虚无主义让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找不着北。其实,如果把这两种观点综合一下,也许就是学习应有的意义:追求绝对放飞自我与追求功利至上都是偏执、不现实、不客观的,学习具有现实意义、长远意义,还有精神心灵意义。传统心学也在反复强调:任何偏执都是培育邪恶的温床,只有中庸、中道才是走向心灵成长的阳光大道。这一理念可以从儒家的家国情怀观和道家的天人合一观中得以窥见,个人幸福、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是一体可逆的,个人幸福与国家稳定表面看相距太远,其实“蝴蝶效应”也罢,量子纠缠也罢都在认可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相生相克的关系。小人物也有追求伟大的精神需要,天道与人道没有不可跨越的障碍。这就是对“人的本质就是神兽”的力证:人都具有本能欲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需求(爱与归属需要、被尊重需要)、精神追求(自我实现需要、超越自我需要),兼顾人的各种需要得到适当满足,就是实现身心灵全面健康,就是“全人”理念。
学生为什么厌学?为什么不能正常成长、发展?那就是学生需要做个“全人”的需求没有得到适当满足。多年前某地一高中老师在课堂上高调宣传“为赚大钱娶美女而读书”被解聘,2008年汶川地震后扬言“只有女儿才值得付出性命”的范跑跑老师被解聘,今年三月安徽师范学院教授陈专家在庐江中学高三励志教育中大谈“金钱至上,理想抱负都是空”“与欧美基因杂交,优化基因”被蒋同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怼的斯文扫地在家反省……这些极端案例都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的需要是多元化的、多重境界的,要用“全人”理念教育人、引导人、管理人、尊重人,这不仅符合人性需求与成长规律,同时也符合社会要求与发展规律。
把厌学原因全部归因于学生最大的好处在哪里?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理直气壮的逃避责任、安于现状,可以加大力度、全力以赴要求学生学会适应、改变自我……除此之外,有什么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