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发妈妈”扶着小女孩学骑滑板车,它一直溜到幼儿所在的家门口。
她回头望着正离开远去的母亲。
两只眼睛呆呆地凝视着,站在她身边的石凳,孩子们刚从那里经过,过一会儿便会有激烈的“枪战”。
她蹦跳着扑向母亲的怀抱:女儿需要她的抚摸。
乖,摸摸头。
你并不孤单:大坪场上永远不会缺少孩子。
看,旁边的大榕树,新开了出了叶子呢,它再一次展现其美丽的生命。
“给我玩这个玩具!”
“给你,但你要好好保护它哦。”
“嗯嗯,我会的,谢谢姐姐。”
小女孩高兴地一路上一下子走一下子蹦跳,回家里,与妈妈分享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她终于到家了,发现一个“意外惊喜”:一件粉红色小棉衣。
于是她穿上,漫步于大坪场中,复习之前走过的路。
昆悠:天空给予生命之光明,
土地给予生命之力量。
春暖花开之时,一定有潮流般的孩子涌入大海,与大地、天空中的其他各种形态的孩子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
2017.02.16
人生如寄,倏忽之间,便将此生过。每到一年暑假,便有一种庆幸之感,没想到又活过了一年,真是超乎意料。世人辛苦奔波忙碌,其中多少无可奈何,只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如此。尘世之间,多少人,只有等到白发苍苍,才能卸下繁重的工作,但未必就能从此清闲,又有多少人只能在忙碌劳苦中走入坟墓。人生就是被驱赶着往前走,难得休息,这就是众生的宿命。
人在尘世之间是没有自由的,只能说活一天算一天,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除非做一个傻傻的乐观者。我对尘世不抱有任何的希望,在我年幼的时候,我就专注着这么一件事,如何超出尘世的苦难?这就是必将贯穿我一生的主题。人活在世上,如果不把精力聚焦在解脱生死苦海之上,那真不知道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自从我在禅宗门下领悟之后,我就看到了这苦难尘世之间的光明。禅宗就是世上最慈悲最智慧的道法,就能够超越尘世间一切的苦难。
照照镜子看,眨眼之间就发白齿落,颜色改变,甚至连自己过去的照片都认不出来了。这就是在警醒人们,尘世之间一切皆是无常。不管是工作还是事业还是家庭,这只是过眼云烟。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死去。一个人婴儿的时候是天真的,到了后来心中就充满了算计忧虑和烦恼,这都是生存压力所迫。自古大师皆言,出离之心是悟道解脱的前提。有的人生来就带着出离之心,比如像我。有的人则是在后天的生活之中激发了出离之心。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悟道解脱。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的真实存在,这就是佛道存在的前提。这当然不是杜撰,而是历代宗师的共同经验,这就形成了禅宗的传承。我之所以源源不断的写作,并不是我有多聪明,如果没有得到这个传承,我不会有领悟。
我必须坦白,我的领悟主要就来自于传承,而不是完全靠自己。完全靠自己,毫无疑问,死到临头我也不可能领悟。自古以来领悟的人很多,但只有释迦牟尼能够称作佛陀,因为只有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完全靠自己领悟的人,后世的人之所以能够领悟,无一例外都是获得了传承。所以释迦牟尼极其了不起,只有给他加冕佛陀的尊号才能表达崇敬之意。因为完全靠自己是万难领悟的,所以西方自古以来就没有悟道者,因为释迦牟尼的传承没有到达那里,所以那里出现了很多聪明绝顶的哲人,但没有悟道者。如果我出生在西方,那我穷尽一生之力也不可能领悟,因为一开始努力就犯了错误。
我说要放下,不要执着,当下就是,这都是经验之谈,但对于没有这经验的人,就会误解我说的。这是直接的经验,在这样的经验中你会明白,一切都是现成的,所有的学说都是骗人的,你不需要冥想,不需要修行,你的解脱是不可动摇的。你将从一切疑惑中出来,你不会问世界是怎样形成的,我死后会去哪里?我说世界因想而有,一切唯心所造,这只是禅的经验,而不是臆想。
我经常处在婴儿的状态,就是一种刚刚来到世界上的感觉,周围的空气非常清新,心中没有任何烦恼和忧虑,我感到内在非常年轻,比我的学生还年轻。世界很美好,即使有的地方在发生战争,即使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许多负担,但在这个时刻,我完全感觉不到阴影。你可以站在我面前辱骂我,我不会生气,我还会对你微笑。在这样一个时刻,我活在我的世界,你活在你的世界,无论我们靠着多近,我们都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你进入不了也影响不了我的世界。我就像森林中的小鸟,天空中的白云,山谷里的溪水,我好像就置身在森林里面,森林被称之为氧吧,因为进入森林就立刻会感觉到空气的变化。我现在就是这样,虽然还在凡尘俗世里,但我感到了气氛的变化,那种童年的心态出现了,那种童年的感觉出现了,整个世界一直都是这样的,只是我们做了一个梦,梦里的颜色永远是阴暗的。
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做梦,所谓长大就是做梦,衰老和死亡就是梦的最阴暗的部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又回到了婴儿的状态,然后我就感到身外之身的存在。这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觉知,它不属于我,但它也不隔绝我,它包容一切,它就是一切,它就是造物主,但它又不可名状,甚至不可思想,因为思想是它所创造的。就像一场大雨之后,一切都回到了清新的状态。我不再有同情心了,虽然人间充满了呻吟叹息和痛哭以及伤心欲绝。不是说我变成了铁石心肠,而是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无谓的,这完全是表演,只是人们入戏太深,假戏真做罢了。在感到世界本质的那一刻就会感到世界的美好,这种美好是与表象无关的,这种美好是发自内在的,你无法陷入烦恼,哪怕周围都是杞人。你不会再受到表象的影响了,你可以一辈子不再说话,让别人把你当个哑巴,你不追求超越什么,达成什么,你就像婴儿那样幸福,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幸福,那是来源于存在的富足。
所以不要天天唠叨,也不要向我提问,我该怎样我该如何,你提一百个问题,我回答一百遍,这一点意义也没有,那只是虚幻的心理满足。我希望你回到婴儿状态,然后一切问题都没有了。你就这样生活,不要对生活不满,不要对自己不满,不要有上进心,不要有事业心,更不要想买房子买车子。生活就是一座熔炉,你全身心的投入生活,私心杂念就会融化,然后你就会感到眼前一亮,空气也开始改变了,其实是你的心改变了,于是你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现在,从关注自己的呼吸开始,让自己浸入存在的海洋。
无常是这个世界的基本形态,这就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压力。一切都在变化,我们所拥有的随时都可能会失去,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健康,财富,乃至自己这条命,随时都可能会失去,或者变得非常糟糕。这样的压力伴随整个人生,哪怕我们在开怀大笑的时候,它也是潜伏的。禅的价值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这不是心理安慰,也不是催眠术,禅只做一件事,揭示事实,一切以事实为准。
这个事实就是,无常只是存在的幻象。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无限因缘下的显现,无一可独立存在的现象。包括我写这篇文章,说这些话。但人们却错误的认为每一个现象是独立的乃至固定的,这就是悲剧的起源。因为事实不是这样的,所以事与愿违也就在所难免。这样就有了生命中的一切痛苦。这样的执着是很难通过常规方法破解的,必须得让自己进入静观的状态,观察因缘的起灭,最终获得一个明确的认知,那就是整个世界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执着的,执着的只是心念。一个人消失了,死去了,我很悲伤,我很怀念,但这只是一种心念,这只是一种心念,必须看到这只是一种心念。
其实我不喜欢这样分析,这是南传的内观法,并不是禅宗。那禅宗是怎样的呢?禅宗就是说,看!看什么呢?一下就看到一切因缘的那个结,立刻就把这个结给破掉,立刻就看到这无限因缘的根本发动力量,这样就进入了真实的存在,这样就超出了一切现象。这对于有的人不需要基础,立刻就能达到,但对于另外的人就需要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沉思,那就不能一眼看透。到了这一步,你就是一个没有拘束的人,你可以一辈子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不务正业。你可以这样,你也可以完全相反。这些根本不重要,你处在遍在的知觉性中,你不会自己烦自己,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一般人总是自己烦自己。
任何人都无法让你困惑,很多人被别人提几个玄乎的问题就搞得晕头转向。你根本就不会去想这些,因为你知道这些是从哪里来的。人们都是被自己的念头给骗了,一个念头就可以显现无限的幻象,这就是最大的神通。不是说回避宇宙间的种种问题,而是从最根本上看到这些问题是怎样起源的,就不会介入这些问题,介入这些问题就是进入梦的状态。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因为问题就是心念的产物。
在深刻的静观中看到纯粹的知觉性,纯粹就是没有任何意思的意思。这样就能从无常的压力中解脱出来。这纯粹的知觉性常常处在不同颜色的水中,但其实它是无色透明的,领悟到这一点,就不会被颜色给迷惑,颜色是无常的,无色透明的知觉性才是一切万有的根本。我到底还是啰嗦了,来个痛快点的,哪里来的无常?且向自家面上看!
天意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一句安慰人的空话。上天注定的事情,人就是很难改变的。上天就是注定了王阳明能成道,这是在王阳明出世前千万年就注定了的。谁也改变不了,任何世俗力量都不能吞噬王阳明,他一定会走上走完上天注定的道路。这就是天选之子,是具有大使命的人。一定会有人帮他度过难关,他一定会突破所有的困难,实现他的使命。这是天意,凡人不能改变天意。天意从来不落空。所以不必杞人忧天,事情不会往凡人想象的方向发展,事情会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天意就是在冥冥之中影响事态的发展,天意是很实际的,是真真切切的力量。不是你顺应天意,而是由不得你不顺应,没有不顺应的可能,这个力量会令你就范,无论中间多少曲折,该实现的必定实现。在上天眼里你是怎样的人,就会给你安排怎样的道路,那么你就一定会走这条道路。不是你自己想怎样就能怎样,不是别人认为会怎样就会怎样。天地之间的许多事情的确不是凡人能够决定的,而是自有大主宰者。
要把心态调整为闲适模式。人生就是闲适,无论经历什么,都要有一份闲适的心,否则这辈子就白活了。甚深的体悟只有在闲适中才能发生,灵性只有在闲适中才能成长。但现代社会如此忙碌,又有几人有此福报闲适起来呢?一方面这是自己的取舍,另一方面这是自己的心态。就看自己是怎么看待人生,看待生命的。我觉得闲适就是最大的福报,其他的都等而次之。所以为了闲适,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人生看透彻了就是如此。所以要过上慢生活,悠闲自在的生活,提高生存质量而不是数量。那么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能有一份闲适的心境。当然,如果环境对自己造成了严重干扰,那为什么不可以变换一种环境或者变换自己对待环境的态度呢?这时候就看自己要放弃什么,得到什么了。忙忙碌碌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即使旅个游也跟赶死似的,回头想想,自己又体验到了什么呢?无非是劳累而已,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闲下来,一切闲下来再说。
文化自信不容易文化自信很重要
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心无旁骛
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定于一而成就
没有文化自信的人这本书翻翻那本书看看心中摇摆不定
心意不高度纯一那就是不行的
对于自己修的法都没有绝对自信那必然就是无用
信到极点道力乃发因能通玄之故
这也需要长时间的打磨才能生起坚固的文化自信
并不是头脑发热就能产生的
即使产生了也是暂时的维持不了多久
文化自信就能让人专心致志
一生只需要精修一法就足矣并不需要坐而论道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闭环就能聚气磁场的能量强度就高
就在这里面用功
越用功气场就越强大
气势的作用就会显示出来
气势足够就能邪不胜正乃至超尘脱俗
所以一定要有绝对的文化自信不能有丝毫的自卑
充满信心的心无旁骛的修法是必须的状态
完全不受其他法门的干扰
不要用其他法门的理论来干扰自己
就是这样一心一意这样纯粹
聚精会神是修法效果的保证
就这样入玄越来越深
闲来无事最难耐,还好有一个手机,就在浏览信息中消耗时间,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所谓汲取知识的成就感只是虚妄。即使修道的书看得再多,也不过是深刻了自己的思想,这是非常不可靠的。知识是没有穷尽的,故事也没有结束的时候,但人生却是有限的。错误的认识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好像必须阅读很多了解很多才行,或者认为这样就是有什么好处。在上古时代完全不是这样的,人们不崇尚知识,修道就是修道,没有那么多名堂。修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领悟一个道法的奥妙,然后专心致志去修这个道法,如此而已。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想法说法,一辈子修好一个法都不容易,也足够了,何必无事生非呢?就是因为能领悟一个道法奥妙的人非常稀少,大部分人都是翻翻书,然后觉得自己懂很多,就非常喜欢谈论,因为他觉得谈论比修炼有意思,因为修炼他根本就入不入门。
于火宅中必须看开看破,否则陷入纠缠一切无从谈起。即看道心是否坚定。烦恼世界最能陷人,无坚定之道心,清醒之意识必陷入烦恼大海不可自拔。当看淡世情,以超脱为念。虽身不能免于辛劳,然心可顿超也。此顿超之心不可一日无一时无,亦可谓以苦为师,以逆缘为助缘。此心常当超脱,不染于尘,念念空灵,乃合于道。于此荒诞世界因命运之所迫,或难免有荒诞之言行,亦无可奈何,只于一声叹息之后将其放下,听凭造化之拨弄而系念于道,以此为人生之最高上之意义。此在于人能看得透彻,为所可为而不为所不可为。于尘世既无势位则知天命,亦不妄为,乃安于己之分命而一心造道,亦求出尘之有期。夫斯人也,有弃世之命而出弃世之言,亦半生之所顿悟也,乃顿改前非,淡泊世缘,唯念于不思议之所在也。尘世扰攮与我何有焉?我则即世而出世矣。
把你的心放在药水里面浸泡。长期浸泡,然后药力才能深入才能发挥完全的药效。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找到药。找药是最难的事情,因为要不断的调试才能确定哪种药最适合你。每一类人需要的药是不相同的,同一种药只能对同一种人发挥效用,所以只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药有没有用,自己的感觉说了算。能让你感觉很好的就是对你有用的药。然后确定了,就把自己的心沉浸在药水里面,在漫长的岁月中药水深入心灵的每一个细胞,最后转凡心为圣心,转生死心为金刚心,那就大功告成了。我的药名字就叫存在。存在进入心中,我感到无所而非存在,认可这存在便是与其合一,心灵便得到永久的维系。这存在令心灵不受妄念的蒙蔽,不入那生死之流,而永归于不动恒常之存在。于此中即得超脱于尘世,乃随造化起舞而万变不离其宗。此心浸泡于存在之中,乃受其能量加持,成不知其然而然之恒在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