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记不得在哪本书里看过,自己要锻炼自己的技能,让自己具备更多的生存能力,也好用来帮助他人,哪怕只是从最小的事做起。
这两天正好家里的淋浴头坏掉了,应该是被孩子摔的,于是我就果断地在网上买来了那个被摔坏掉的接头。想着还是自己动手来装吧,也省得这么小一件事情再来麻烦别人。自己学会了这个呢,说不定哪天哪位老人或谁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还可以帮上一把!
但是,我刚才试着来装一下,这个需要先拆卸掉拦在出水口的小零件,然后再装接头。拆卸步骤也都是对的,唯一一点是,其中一个类零件怎么都拔不下来,我又怕搞坏掉,于是就留着明天给我哥看看。
所以,很多事情,总是看起来简单,在做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清楚明白地告知他人。并提醒他们,有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自然,人不必事无巨细,什么能力都要具备。但是对于不消耗自己心理能量的,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可以做一些的。算是顺应自己的内心需求吧!
昨天,我在儿童乐园给孩子充了十次的游玩卡,总的来说,小县城的消费还是比较低的。
在游乐场里,我的感触还是很深的,突然觉得像这样的小县城似乎很适合我,至少在消费水平上跟我是持平的。
北方吃饭也没太多讲究,主打一个吃饱就行。怎么做个面,来个粉,都是用感觉比自己头都还要大的碗,以前觉得烩面碗就已经是很大了,这些比那个还要再大上三个号。也许,正是这种不精致,才造就了北方人的豪爽与奔放。
打眼一看,游乐场所有孩子的拖鞋,都是十块八块的;孩子们的衣服,也都是一二十二三十块钱的;孩子们吃的,也都是几块钱的小零食;满大街跑的大姐阿姨小妹们,穿着打扮一身下来也很少有上百块的……
这不正是我的生活现状吗?突然有个声音在问自己,跻身于大城市难道真的适合自己吗?
仅仅在今天我就有了明确的答案。
上午带孩子们到人工湖去玩,不巧的是,今天是个大热天。到人工湖都已经是三十多度了,俩娃看到大大的太阳就开始抱怨,特别是姐姐,一直嚷嚷说不好玩。我也不知道是她现在大些了,还是真的就没啥玩,反正整个过程体验是不好的,仅有的一点儿乐趣就是看到河边的人捞了很多小虾。
太热又不好玩,我们就又匆匆往回走。这个匆忙,还让我们坐错了车,半路下车后等家人来接,又耗费了大半个中午的时间。
这次回来,我主要也没心思来探索其他更多更好玩的地方,总是想窝在家里读书写作。所以,可能我的感受并不是很全面。但是,大体上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还是城市可以更多地满足我和孩子。
相较而言,大城市能玩的地方多一些,公共设施多一些,公共场所多一些,信息流通更迅速一些……于是,县城的生活方式更适合自己的看法,在一天之内就被打消掉了,这里虽好,也只是我的故乡,我的驿站。
自己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作为一个靠山靠水靠大自然来续命的人,岂会有看尽这世间美景的一日?所以,我生在这片土地上,养在这片土地上,根深深地扎在这里,它给了我丰富的养分,让我有余力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这几天,感觉这里与我们生活的城市的不同共有这些:
1、无论到哪里,都有人用热情的老家话,来给我搭讪,开口就有熟识的感觉,一点儿不用因为与他们的相处而烦恼。
2、消费低,吃穿住行全方面。
3、交通没办法,到处是人们开着电车乱窜。
刚回来我有些不习惯,怎么大家都不靠右走,怎么大家都还逆行,怎么那么多人在街上横穿。可是没过几天,我发现自己也加入了他们的大军。我也会在为了节省个红灯的时间而提前拐弯,也会看到附近没车的时候,直接从路口通过,而不管他是不是红灯。
这里大部分人没学过车,开电车的就更别提了,交通常识的欠缺,是造成交通混乱的极大一方面的原因;而如我一般,明知交通规则也不遵守的也占一大部分;再有,就是交通部门的疏忽和不作为的缘故。
十来天了回来,我仅在一个路口,见过一次交警。我挺想知道的,交警同志们都在忙啥呢?
在交通意识如此贫乏的地方,给老百姓灌输交通常识,不应该是他们的职责吗?不论是宣传,公开讲述,还是更直接的交通指挥,应该都能为混乱的现状献出绵薄之力,为什么他们没有做呢?
是人手不够吗?是施行有阻力吗?是安排出现问题吗?又或者仅仅只是这些人们的懒惰所致呢?
小地方交通改善是有难度的,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大家的意识问题,在脑海里就没有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这就为交通知识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多方面的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
我自是希望家乡越来越好,希望这里少出点意外,不要让任何一个家庭因为这方面的意外而落入窘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