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孔融曾与某位好友议论: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父亲对于儿子,有什么亲情好说的?要是说起生子的本意,不过是一时情动的结果。母亲对于儿子,到底又做了什么呢?这就像东西寄放在瓦罐中,既然东西已经出来了,那么与这瓦罐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关于这种说法,无论是古代,还是放在我们现代,都是值得争议的问题。
简单来说,父母之于子女无恩论,就是在说父母生育子女是他们自愿的选择,而不是出于子女的意愿。重在强调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和尊重,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恩赐。
如果直接认为父母无恩论就是父母对子女没有什么恩情,那就错了。我们应该聪这个说法里面去重新思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或者说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看看。
开放包容的父母,不会强调让子女报恩;自私狭隘的父母,就总会强调让自己的子女要孝敬他们,进行道德绑架。而个体与个体之间,从来都不一样,所以遇到什么父母,甚至遇到什么子女,都不随人意愿,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去决定,以及自由去挑选。
百善孝为先,孔融这种说法实际是反对所谓的传统孝道。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用利益相互交换,这就不能称其为孝道,感恩应该建立再平等基础之上。
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相对的。当一个对另一个人好的时候,另一个人就要同等的对一个人好。因为也只有你对我好,我才会对你好。
但生活之中又有太多的反面例子出现,身处其中的人们本身就很痛苦。看见这样的反面例子,比如父母道德绑架自己的子女,向子女无限制的索取钱财;比如子女要求父母一直养着他们,从来都不给他们一点好处,不停地压榨父母钱财等。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就更不应该被带入漩涡,变成指责的一方,凌驾在受害者之上。这样的人,亦是和恶魔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到底要如何正确看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呢?
父母生育子女,本是自愿,但每一个孩子都是爱的结晶,不能去强求恩情回报。子女照顾父母,生养恩情,依旧存在,而能够尽力应当尽力,不应该去榨取父母的心血。双方的关系理应平等,相互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