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始终热度不减的词汇:情商!
这几年热门的词汇里总少不了一个词:情商。
评判一个人我们从智商的高低转向了情商的分辨;
因为智商难以勘测,除非借助专业的仪器或经过智商的测验;
而情商我们可以借由这个人外在的表现形式来判断;
比如这个人是否会为人处世,简而言之是否会做人做事,其实这是我们对情商的认知偏差。
所谓情商是指: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通常简称情商,EQ,是一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由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于1991年创立,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
情商是一种认识、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也是指“信心”、“乐观”、“急躁”、“恐惧”、“直觉”等一些情绪反应的程度;
情商无法培养
很多文章都写过:
“情商可以靠后天培养,与智商不同,人与人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异”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悖论!如何培养?!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不同,
造成了在家庭环境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思维模式的不同,
所以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而情绪控制能力就是从原生家庭的模式中习得的,
没有人会因为后天的培养提高情商,
因为我们生来接触到的第一人就是父母,
父母对待子女的相处方式决定了未来孩子情商的高低。
虽说人性本善,但我认为人性生来善恶各占一半;
如果真是人性本善,那么不需要教育,后天也可以成人;
最近看了一本书<犯罪心理学>,
里面针对各类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特别是未成年犯罪;
导致大多数未成年犯罪最重要的两点原因:
第一、宠溺过度;
第二、教育过度;
前者没有教育的成分,被家庭宠溺长大的孩子,没有吃过苦,受过挫折。
在这类孩子眼里,世界都是他的;
因为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造就了唯我独尊的性格特征,
所以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这类孩子一旦成人独自面对社会,具有破坏性。
凡是没有及时满足他的需求,就会任由性格的偏执面走向犯罪极端;
后者是教育过度,对待孩子没有耐心和包容,
总想靠强制压迫的手段逼迫孩子就范;
一开始这类孩子会害怕,再接着冷漠,最后愤怒,养成反社会人格。
原生家庭的暴力冷漠把孩子教养成了不会用沟通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遇事走极端,喜欢用暴力解决;
因为最初习得的暴力也是来源于父母教养模式的源头;
这两种家庭均教养不出高情商的孩子;
有人说情商不就是处事圆滑,不给别人添麻烦嘛!
这样的理解未免太片面。
真正的高情商是管理自己情绪的最佳人选;
能够在任何外界原因导致自己情绪不佳的时候进行自我疏通排解;
对外同理心强,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问题;
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客观的看待任何人或任何事;
父母的情绪是锻造孩子高情商的不二法门;
当你因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发脾气时,一开始孩子没能明白;
但你经常因为琐碎的事情对孩子大发雷霆,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
久而久之,他就从父母的言行举止里摸索到父母会在何时何地因何事而发火;
因为害怕父母对自己的呵斥、责罚,
所以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孩子开始学会察言观色,这是情商培养的第一步!
当你经常打骂指责你的孩子不如别人;
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孩子被你指责的一无是处,
备受折磨而自我放弃,你说我不行,那就不行咯!
以烂为烂,任由性子自生自灭;
特别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另外一种,会激发孩子的斗志;
因为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认同,
这个孩子会拼命学习更多技能,以求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奖赏!
这类型的孩子最后会演变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同样具备高情商,
因为怕别人不喜欢,不认同他,
所以他觉得只有先做到对别人付出,别人才可能喜欢他,认可他,处处为他人着想。
因为原生家庭父母对他的教养培养了他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
你不做到最好,就不配让别人喜欢你!
这个阶段很残忍,可谓涅槃重生;
需要自己克服内心的痛苦和煎熬,自己给自己做心理疏导,疗愈自己的内心。
挺过去了就是高情商,挺不过去就是抑郁症。
很多抑郁症的人多数生长在没有爱和理解的家庭,
最后因为自己也确实无法和自己和解走上了末路。
这是第二阶段。
其实这就是应激条件反射。
就像训练马戏团的动物们,
要让它们做特定的动作,一开始动物不配合,
饿它个两三天,等它快奄奄一息时,
给它吃的,但不是一次性给,
是需要它完成特定动作才奖赏给它,
不做就打,直到打到动物对这个动作记忆犹新,
再一遍遍指挥它完成动作,
对疼痛印象深刻的动物此刻才知道只有完成那个动作我才能得到吃的,
才不至于被饿死!
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你觉得马戏团的动物都很聪明,会画画,会做算数题……
是不是和父母打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相像?
所以人类只是智商高于动物,
但在社会文明进步这条路上,人类的教育方式一直处在落后甚至滞后的发展。
当孩子想像其他孩子跟你撒娇卖萌时,
总是遭受父母的轻视和冷落,
时间久了,孩子内心纯真的爱一点一点被消磨,
不再依赖;
因为连生他养他最亲近的人都如此,
难道还指望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能够扶手贴面,奉献爱心?!
为了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和认可,
长大成人的孩子把这种依赖心投射到了外界,
与家的联系性变淡,期望靠自己的能力得到外界的爱和认可,弥补童年缺失的爱!
这类人情商最高;熬过了痛苦,也磨砺出了强大的内心,
看待任何人或事有种超脱的领悟力,
不会喜怒形于色,
因为他们明白靠任何人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很难,
前路再难,只能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继续前行!
经历了这三种阶段,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高情商;
因为受过的痛苦太多,抗压能力变强,
太能感同身受别人的苦,不希望别人受到冷落和伤害;
所以在人际关系中会是那个热衷付出的人,
保持所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遇事抗压能力特别强,特别能抗事儿;
因为原生家庭的教养不允许他矫情;
所以情商高的人内心也特别孤独,
因为他迁就了所有人,所有人未必懂他,感恩他。
这就像他第一个学会察言观色,
讨好迎合的就是父母,
父母是他的监护人,
也是孩子来到人间面对的第一社会人,
小家庭就如同一个小型社会,
原生家庭的性格养成深深烙在了他的骨子里,流淌在他的血液里;
高情商的人童年都不会特别幸福;
至少在父爱母爱上得到的很少。
情商培养不出来,情商中的自我情绪管理和他人情绪管理,是一件很难的事。
没有经历过情感情绪上的挫折和磨砺,
你很难发展出同理心,很难换位思考;
人只有在情绪低落或遭受情绪崩溃的时候才会思考和觉悟!
没有经历过抗争情绪的船载你过人生这条河,你很难有高情商!
没经历过情绪崩溃的边缘,你如何管理自我和他人的情绪?!
高情商不是培养出来,那是原生家庭的先天教育模式决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