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像往常一样五点多起床,先拍了一张天空的照片,然后做了4组俯卧撑,做过之后头脑瞬间清醒。以刚拍的图片为背景发了一条微头条,刚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在持续了几天之后,发现每一天清晨的空中都不一样。
这样的发现引起了我的兴趣,通过对清晨天空的观察再到对早上锻炼的体会,发现每一天都会有一点不同。虽然说锻炼身体已经养成了习惯,但是在做的时候身体还会有一点抗拒,特别是头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第二天就会产生想偷懒的意识。
由此意识让我看到了什么呢?我就在想,为什么明明知道做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利,还会有不想做的念头出现。再细想的话会发现,当时的偷懒行为可以让人有一种即时的舒适感,由舒适感的诱惑,身体上才产生了抗拒的共鸣。
记得有一本书的名字就是身体知道答案,我们的身体不会欺骗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好恶,会通过身体的反应体现出来。比如说对某些事情很感兴趣的话,身体的反应是兴奋,若是对一些事情不怎么感兴趣的话,就不会有多大的反应,假如说对某些事情反感的话,就会产生抵触的反应。
可以说,身体的这些反应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也可以说是后天习得的,为什么这样说?说与生俱来,是因为人们有自然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是那些喜、怒、哀、乐、悲、怨、愁。这些情绪上的反应在出现的时候根本无法掩饰。
后天习得的反应也会以同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反应都是由我们后来的认知产生的。这些认知是由平常每一天所做的事情日积月累构成的,也就是说,生理反应可以通过后来的认知可以发生改变。
为什么有的人以前是胆小鬼,后来变成了英雄,有的人以前是人们眼中的英雄,后来成了懦夫。这些变化其实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出现,只是我们不曾注意到那些变化的发生。
其实不管你愿不愿意,每一个人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只是身处其中的人没有发现这些变化,等到发现变化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了。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也算是因为感受到了时过境迁的变化。
喜欢看哲思类的书籍,代入感也会比较强,对场景的变化也会比较敏感。这些变化也算是在阅读与思考中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反应,正是有了这些感知,才发现个人的身体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滑坡。
身体上的反应与思想的反馈成正比,由思想意识的反馈到心理反应,自然会引起行为上的产生。这也就是前面说的先天与后来的转变,思想意识会随着知识与经验的增加,会对一些原来已经熟悉的事物产生新的反应。
随着每一天踩着钟点起床,按照单位规定的时间上班,然后是按步就班的做着熟悉的工作。那种熟悉的感觉会愈加的强烈,乃至于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感知也愈加的迟钝。
这种熟悉的感觉会让自己认为,每一个人的生活皆是如此,大家忙碌着各自的事情,这样的生活过得久了,即使以前感到再陌生,也会变得习以为常。随着日复一日时间的推移,每一个人也会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塑造着不同的自我,原来的朝气蓬勃,取而代之的是职场精英或者是老油条。
工作的时间长了,每一个人好像就代表了某一种符合,原来的人生目标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渐行渐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的好奇心变成了对人情世故的感叹,在世态炎凉中解读着不同的人生。
殊不知,每一个人的人生皆有不同,人生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因为选择才有了不同的结果。你可以选择睡到日上三竿,也可以选择熬夜玩个通宵达旦,也可以选择日日买醉,当然也可以选择做一个斜杠青年……。
不管什么样的选择,相信在每一种选择的背后都会有选择者的理由。人生毕竟是一条单行道,其他路上的风景自然会与自己无关。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时候,总是会觉得别人做的事情比自己做的好,这样的比较心理很容易让一个人的情绪处于波动的状态。人生的路该怎么选择?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选择?
这好像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无论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都需要面对平凡的生活。生活才是我们的基础,一个不知道怎么面对生活的人,就好像琴弦上少了一个音,凑不出和谐的乐声一样。
恰恰是在平凡的岁月中,让人们忘记了曾经的豪言壮语,忘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时的那股子闯劲。人生中的那些不如意,会像鞋子里的沙一样,硌的让人心烦意乱,总是想要有一种把鞋子里面沙子倒出来的心理反应。
现实情况是表面的沙子可以倒掉,被沙子硌破的伤口却很难愈合,那些伤口会像沙子一样折磨着人的内心。王阳明有一句名言,“除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这一句话印证了人们的心理反应对行为的影响。
据此可以看到,我们对外部环境的反应直接影响到了行为,行为的产生结果由做出行为的人承担。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行为决定了什么样的结果,发现生活中的不同,才有可能看到平凡生活中不同的风景,进而可以获得更多不同的人生感悟,从而对自己的生活更有掌控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