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仁

作者: 潜水的茶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15:01 被阅读70次

,对于现在国学的鸡汤局面,对于仁的使用是其中一个原因。

孔子对于仁是推崇备至的,他为什么在论语中,对于不同的,对于仁的回答不一样呢?因为仁是一切德行的综合,并无法简单地具体描述。孔子也只能依照他对于社会的方法论,那种无法明确的方法论,也就仁。他只能做出具体问题的具体回答。这个仁是他对于社会整体的权衡,磨合之后的总和,它超越价值差异,审美,阶级问题等等具体的问题。比如,我们说要不要处决误杀或者乱伦的恋爱。中国不认同,西方认为恋爱自由。谁对?不好说。但主要的问题是没有落入价值差异就不会导致价值差异带来的非议。

何者为仁?对社会整体,包括局面,发展态势做出具体或衍生的行为指导。可以说仁是永恒的。孔子的君子之道是孔子的。但君子之道是遵循仁做出的,但君子的细则并不能体现全然的仁,并不能说,你有了这个素质,你是仁,没有这个素质不是仁。比如战争,战争的道德和日常的不同,文人的心灵和军人的信念又迥然不同。但你无法说谁是错。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只能用行仁,去回答,没有办法用具体的方法去说,谁是对的,谁是错。这样一个概念化的仁,可以值得孔子去推崇。   

这样一个总和的建立,他所依靠的又是另一套不同思维方式。但总的考虑何者为行为,行为是心性和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何者为心性?广阔的思维。行为的目的?行为是为了改变世界的意志,但这些实行意志的会遇到阻碍,比如地域,阶级,政治体制,思想等等,所以,我们需要处理各个具体事物,并且由于这种具体事物形成所谓的普遍的价值观念,品质。

天下出于几,入于几。等等。

仁是很复杂的,并且有它超越于一般性思维的思维方式。是很概念的。简单的说。仁是中国哲学的方法论的代词。他不属于诸子百家,孔子的仁就是方法论的概念,而由于思想的具体,也就是系辞天尊地卑,使得仁成了依据伦理出现的学说。   

所以,什么是仁?什么是不仁?如果,仁是正确的世界,那么不仁就是世界的对立面。好描述吗?不好描述。因为一个世界所包括的对立统一,我们都很难全部权衡,那么世界的对面更是如此。仁是概念的,不仁也是概念的。

因为无论如何处理事情都有人觉得不合理,只有经过系统权衡之后才可以做出正确抉择。我无法保证权衡之后做出的事物是不是不受非议的,但我赞成系统权衡的意志。

君子之道很容易遇到现代人的驳斥,因为他只是一个已成的形式,并且无法代表仁的丰富内涵。比如,我为什么要行君子之道?因为道德?所以,中国人并没有在形式上获得回答,但从仁的思维方式上,君子之道是系统权衡之后的已成,这是一个漂亮的回答。

如果你把对具体事物的处理叫做仁,那么在大众中的潜意识,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仁换成一个具体的词汇?比如刘恒纵容同父异母的哥哥刘长,也就是淮南王的罪恶,那么,你认为,刘恒对刘长是仁的,由于他的罪恶行为,那么对于天下人的来说是不仁。因为这明显是对立的。那么刘恒对刘长的情感可以用爱来代替,那么,对于天下人的由于不爱天下人,所以做出不公正的裁决。这么简单的爱,于是,有人就想,为什么要用仁和不仁?而且明明仁是爱的意思,为什么有的时候用起来又和爱的意思不同呢?

原因是一个,仁压没有那么简单,也不是孔子创造出来作为言行之中,所有素质德行代名词而已。如果简单的只是素质的代名词。。那为什么仁只能和不仁相对?

相关文章

  • 论 仁

    ,对于现在国学的鸡汤局面,对于仁的使用是其中一个原因。 孔子对于仁是推崇备至的,他为什么在论语中,对于不同的,对于...

  • 论仁

    在论仁的这些课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发,首先王校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春晓之中,来为我们解释仁,就是这首我从小看到大的...

  • 论仁

    仁,就是爱兵如子。吴起那个著名的故事:一个士兵脚上长疮化脓了,吴起埋下头就去用嘴给他吸。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大哭。有人...

  • 论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 论仁

    论仁。 仁是什么?在本体层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阳明先生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如一家,中...

  • 论仁

    儒家之中,“仁”这个字无疑是最最核心的观点之一。孔子在所有儒家思想当中,最提倡的一个就是仁。对于孔子来说,仁...

  • 论“仁”

    今天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主题,也就是论语中经常提到的字“仁”,这也是孔子开创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那么到底什么才是...

  • 论仁

    对于儒家来说,仁这个字是他们终身所追求修炼的,首先要内向修炼自己,修炼内心的德性,接下来就是要向外人心外推去践行...

  • 论仁

    同学,你知道甲骨文的仁字怎么写吗? 是两个人相互依靠在一起,就从这个字来说我认为仁,可能就是两个人互相扶持,和谐共...

  • 论仁

    仁,是一个世世代代有许多人讨论的话题,因为这个概念太复杂,太深澳,终究也没有一个一定的结果,对于仁的看法依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 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mq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