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仁

作者: RiverMg | 来源:发表于2021-03-28 16:04 被阅读0次

    儒家之中,“仁”这个字无疑是最最核心的观点之一。孔子在所有儒家思想当中,最提倡的一个就是仁。对于孔子来说,仁就是一种从内至外,可以散播流行的一种德。而对于这种德的修炼也是至关重要的。王阳明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叫做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其实就像是一个内修到外推的过程,将知与行融为一体。但是在将仁外推之前,肯定还是要首先让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但是在修炼自己内心的德的时候,生命肯定是要在一个觉醒的状态下的。

    可是何为生命的觉醒状态呢?举个例子,像是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只会因为饥饿而嚎啕大哭。这样的生命真的是觉醒的吗?在此处,我们说的觉醒可以有两种层面。一种层面的觉醒,就只是单纯指生理层面的生命是活着的,是觉醒的。但是还有一种层面的觉醒就与此不同了。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所讲到的生命觉醒。这样的一种觉醒更像是道德的一种觉醒,意思就是说你的生命在一种开放的,前进的,并且生命力蓬勃的状态之下。这两种都可以叫做觉醒,但是却又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只按生理层面来说,那么这样的一个婴儿或许确实是醒着的,或者是说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是醒着的。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生命觉醒的人却很少。

    有一首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也应该都是曾经背过的。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真正读懂这首诗的人又有多少呢?孟浩然在前一句中说“春眠不觉晓”,表面意思听起来好像是春天睡觉的时候没有察觉到天已经亮了,但下一句又说处处闻啼鸟,到处都是鸟儿的啼叫。此时的诗人到底是觉还是不觉呢?也许是人此时是觉的。但此时的这种觉只能说是一种感官的觉,依靠感官感知到了外界现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对于万事万物有一种感知能力,这只是觉的一种。但是后面的那一句却又与这种的绝觉不一样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在这首诗中到底是觉还是不觉呢?他其实一直都是觉的。之所以说自己没有什么察觉,只是因为不忍想起在夜中的花落罢了。刚开始读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这一层,但现在再次读起它却让我有了一种“只恐夜深花睡去,空烧高烛照红妆”的感觉。这样的一种觉却到底只是一种对于事物的感知所带来的或悲或喜的情感,其中却并无仁的所在。

    孔子有个学生,叫做宰我。他就是那个曾经被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的学生。要知道,儒家向来对于礼法是特别注重的。孔子周游列国期间的目的也一直都是推行礼乐恢复仁政。而在礼中,孝更是孔子十分强调的。在礼法中,当父母去世向来都是有守孝三年这样的规则,而宰我正是对此提出了疑问。他认为在三年这么长的时间内,如果君子不习礼乐,那么礼乐一定会就此崩溃。很多事情因此而被耽误。其实从某种方面来想想,他说的还是挺对的。三天时间确实很长,同样在三年内你也可以选择只守下一年,然后剩余的时间都可以用来追忆哀悼。但是如果将三年的时间都耗费在这个上面,确实显得过于长了。但是其实这与孔子所想说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儒家的这些礼法之所以在很多程度上得不到大方面的普及,就是因为很多人觉得礼法过于繁琐,无法接受,就像是这样守孝三年的规则。其实这样的规则并不是只有儒家才有,而是在当时古代的人们都墨守成规的一个标准。即便如此,依旧有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规定是无理的。但是其实从孔子对于宰我的质疑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孔子所强调的永远都不是刻板的遵守礼法法规。孔子所强调的这种像是从内心里所发出的,是因为良心因为对于父母的情感,因为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才会有的一种感激之情,而并不是只是表面的一种做做样子。仁也是同样的,真正孔子所提倡的仁并不只是一种标准,而从来都是一种内心的道德境界。这也就是仁的一部分内容了。

相关文章

  • 论 仁

    ,对于现在国学的鸡汤局面,对于仁的使用是其中一个原因。 孔子对于仁是推崇备至的,他为什么在论语中,对于不同的,对于...

  • 论仁

    在论仁的这些课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发,首先王校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春晓之中,来为我们解释仁,就是这首我从小看到大的...

  • 论仁

    仁,就是爱兵如子。吴起那个著名的故事:一个士兵脚上长疮化脓了,吴起埋下头就去用嘴给他吸。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大哭。有人...

  • 论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 论仁

    论仁。 仁是什么?在本体层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阳明先生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如一家,中...

  • 论仁

    儒家之中,“仁”这个字无疑是最最核心的观点之一。孔子在所有儒家思想当中,最提倡的一个就是仁。对于孔子来说,仁...

  • 论“仁”

    今天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主题,也就是论语中经常提到的字“仁”,这也是孔子开创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那么到底什么才是...

  • 论仁

    对于儒家来说,仁这个字是他们终身所追求修炼的,首先要内向修炼自己,修炼内心的德性,接下来就是要向外人心外推去践行...

  • 论仁

    同学,你知道甲骨文的仁字怎么写吗? 是两个人相互依靠在一起,就从这个字来说我认为仁,可能就是两个人互相扶持,和谐共...

  • 论仁

    仁,是一个世世代代有许多人讨论的话题,因为这个概念太复杂,太深澳,终究也没有一个一定的结果,对于仁的看法依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ju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