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特教,学霸都分享过,看书对孩子有多重要,它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是写作文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是阅读理解的基石,也是数学审题的基础,有些孩子天生爱书,有些就需要家长做些引导。
我家孩子二年就看了不少书,包括西游记(白话文无删减),鲁滨逊,绿野仙踪等等,书对她有着特别的吸引力,有时候坐车要看,排队要看,出去吃饭要看,分享一下她看书的转变和过程。
一岁前,开始书本启蒙,买了一堆巴掌大小的纯图画书,方便她拿,让她捉,啃,扔,顺带瞅,这时候她只会被里面的鲜艳颜色吸引,还不懂得书是什么,然后每天晚上睡觉前讲一两个书上的小故事,让她对书有初步的印象。
2到3岁,对书本有了意识,买大图纯图画绘本,不厌其烦,有空就讲给她听,让她知道书上有很多有趣的事物,她很喜欢听我讲绘本,每次都会聚精会神的听,当然讲故事者要有‘职业道德’,要讲得活泼生动,绘声绘色,所以挺累的,很多时候讲得喉咙都干了,当时最大的愿望是,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
4到6岁,她会主动翻绘本,能自己看,但还是更喜欢我讲,我也开始尝试让她讲给我听,然后帮她录音,她很喜欢听到自己讲的故事,那段时间手机里都是她的故事录音,自己不厌其烦的点来听。6岁她基本能自己看新买的绘本,我晚上讲绘本的时间逐渐减少。
7岁小学一年级开始认字,她没有上过什么幼小衔接或网课认字,我觉得没必要,孩子到了文字敏感期自然就想去认字,那个认字量唰唰唰的就上来,太早教认字一来家长和小孩都辛苦,二来破坏他们对文字的兴趣(拼音建议可以提前学学)。
一年级上,开始读绘本下面那一两行字,其实很多字不会,但因为她有兴趣学,不会觉得是件辛苦的事,我也会坚持读给她听,她会有意识去认些不认识的字;
一年级下,可以读一百来字的带图绘本或者带图小小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必须带拼音的,一来不用总问家长,二来不会影响她的阅读信心,因为学过拼音,不会的字只要有拼音就能读,这个时期开始,我才彻底退出演讲圈,晚上再不用讲故事,都是她自己看了。
二年级上,尝试摆脱拼音,读三百来字的小故事(小姐姐克拉拉,米小圈等),因为没有的拼音,会经常跑来问一些字,有时候也会鼓励她根据上下文去猜猜不会的字的意思,这个时候选书很重要(好吧,其实每个阶段都重要),一定要选些非常有趣的故事,或者小孩非常喜欢的那方面的书籍,这可以让她感受到文字的力量,通过文字,她可以读到她最想要的东西,可以读到开怀大笑或心满意足。
到了二年级下,认字量已经很大了,读不深澳的小说基本没有问题(绿野仙踪,萤火虫,小王子等),选的小说不要太深澳,不然她们不理解,故事情节要强,环环相扣,能吸引她们一直往下看。暑假时买了西游记,白话文无删减版700页左右,她一口气看完了,这是个巨大的进步。西游记我是非常推荐的,因为故事情节太吸引人,悟空和八戒又很活泼搞怪,是这个年龄的小孩都喜欢的角色。
平时我跟她爸爸也喜欢看书,所以间接也对她有了环境上的影响,只要小孩在看书,我们一定会关电视,不会让她自己回房间看书,我们在外面看电视。好的习惯养成不容易,但要破坏就很容易,所以给她营造一个好的看书气氛,还是需要家人一起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