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哪个时候,你感受到自己摸到了自己能力的天花板?有时候,与承认自己摸到了自己能力的天花板相比,承认自己不努力似乎显得不那么丢脸,不那么难堪。
2019年的10月份,新上映了周冬雨和千玺的电影《少年的你》 ,看到里面似曾相识的教室,课桌上高高堆砌的书本,逼仄的教室,脚底下都堆放着装满了书的箱子,每个人都在奋笔疾书,我似乎可以感受到那种麻木,偶尔的时空,各种名词在脑海里充斥。那一刻,我坐在影院里,思考的却是,或许我本人在高中时期没有感受到,但是我现在感受到了,那就是,我在那个时期摸到了自己能力的天花板。
怎么说呢?就是有时候我们回想起自己之前某段经历,会有这样的感觉:啊,我那个时候并没有努力,所以现在这个不好的结果是我必须要承受的。但是,当我回想起,我们高中的时候,我那时,是很努力的啊,可是结果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啊。那个时候,每天早上五六点起,晚上十一点多睡觉。满满当当的一天课程,稍微有点空闲的三餐后,还要被站立读书,自习,疑问解答塞满。有时候甚至起床铃前就起床了,大家都还没有醒,自己轻手轻脚的收拾好,然后走出宿舍,在楼梯上坐下来,举起自己的小电筒,开始背书。在背完一个单元单词后,宿管阿姨终于打开大门,这个时候天还是暗的,我们关掉手电,成为第一批到达教室开始自习的学生。喝一口水,没有任何人闲聊。赶着在语文早自习前的空当,拿出自己整理的政治结构开始读背,那个时候期盼的就是自己能把政治背成一块砖。更多的细节,不堪回首。可是结果呢?我进入了一个普通的一本,然而那个时候我梦想是去一个211的学校。那也许就是我的能力极限。最终使尽了全力,也没能跑到终点,在其中一个看起来足够舒适的岔道停下了脚步。
如今,我工作了,我也怀疑自己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们这些外出工作的人,当初都是抱着要自己出来闯荡,要见识更大的世界。事实是,在知道自己周围的人不是局子弟就是高学历之后,逐渐意识到我们将来有一天终究是会回家的。当然,写下这句话的我还是不服气的。我觉得我现在还没有使出全力呢,我为什么就先给自己设限制了呢?
每一次我感受到这种绝望的时候,我就用围城的理论告诉自己:我现在羡慕在老家工作安稳的人,赚的不多,消费也低,那我老家的人也羡慕我们拜托了家里人的唠叨,在外面自由自在,有更多的人和事可以经历呢。
更绝的是,我在大学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永远不要为还没有到来的事情想太多,因为往往没来就可能永远也不会来,想了白想,徒增烦恼而已。 唯有当下,焦虑是时常会有的,钱是会一直都没有的,但是不妨我们做一个精神自由者,生活已经很难了,何必让自己再背负上负面的情绪呢?如果自己焦虑浮躁,那么我能给你的建议就是,找一个事情去做,专心去做。去读书,去学习什么都好,去吃好吃的,去跟老友们聊天也好,保持开心,就觉得自己似乎还可以再坚持一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