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的发展需要好战略,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增长,占有市场、赢得未来。个人的发展也需要好战略,它可以指引你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并帮助你抵达目的地,实现你所渴望的渴望。
一个好的战略,对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来说,都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然而,拥有好战略却是如此之难,这又是为什么?
1.坏战略的由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好战略不常见,坏战略却随处可见,这是有其必然原因的,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坏战略更容易被选中、二是我们的高度模仿行为所导致的、三是我们往往对前景太过于乐观。
关于更易选中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任何实现进阶的路径通常都是狭窄的,而远离进阶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为了实现一个月减去五斤这个目标,你可能会给自己制定一系列的计划,而当身体给予你饥饿的反馈、情绪低落的反馈、甚至生病的反馈时,你是很难去抵抗的。
有人约你去吃大餐、家人劝你保持三顿都吃、办了健身卡又懒得去健身等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你最终一个月以后的目标失效。
这些原因是非常繁杂的,而一个月减五斤的实现路径却是单一的,即摄入量必须小于消耗量,那么必须要么少吃或多运动、要么两项齐备,相比标准答案,错误答案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你凭什么在这么多选择里,刚好选中正确路径还能做到呢?
失败和选错战略,才是生活的常态,这是不可避免的,在你规划成功路径时,你一定要抱有这种心态,把失败的可能提前预估好,并制定一个可能需要抵达目标的更长时间,这样才会显得更合理些。
关于高度模仿
要知道人性总是能偷懒就偷懒的,要不是这样的本性,我们也不会有这么多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了,所有的这些设施和服务,难道不就是为了我们更为便利的生活么?
因此,在做出重大事项的选择时,我们作为一个能偷懒就偷懒的人,一定会想尽办法去偷懒,所以我们会想着借鉴、拿来主义或者参考学习,因为这样会加快我们实现一件事情的抵达时间,帮助我们更快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基于此,对于未来的选择,我们就会去找业务相近企业或拥有相似经历的人,跟他们学习,用他们的经验积累,为我所用,帮助我们快速成长。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如果在合理利用经验的前提下,确实可以更快实现目标。
但是这其中却往往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比如环境的变化、关键因素的变化、认知的差异、市场需求的变化等等,这些诸多因素都增加了照搬过往模式的难度。这需要你做适应性调整,而所作的任何调整以符合当下的环境和市场,对于你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所以在参考和模仿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只是缩短了你抵达目的地的时间,而不能直接把你带向终点,毕竟就算一切内外部因素几乎都一样,也还需要你的践行,更何况还总有因素有变化呢。
关于太过乐观
在预期未来时,我们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是:太过于乐观,以为我们可以很快地实现目标、获得成功。然而,这常常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在现实世界,预期的通常都会比实际的更好,这是客观事实。
过于乐观将导致我们很难面对提前到来的失败,以及预期成功时尚未成功而带来的失落感,这会阻碍我们达成最终目标,甚至可能遭遇中途放弃。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一定要在制定计划和目标时,给计划留出足够的余量,以面对期间可能遇到的一些不可控因素而导致的变化,这将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具重要的战略意义。
2.好战略的不可复制
然而,即便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坏战略更容易相伴,以及如何规避,我们依旧还是很难制定出一个好战略,这是好战略的不可复制性决定的。
因为任何一个战略的确定,都离不开环境、时代、技术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也会与我们自身的认知、心态、理念等不同阶段所呈现的主观差异相关,这就导致了任何一个好战略都变成了私人定制化战略。
就好比没有一个人可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以及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战略也是不可复制的。
虽然好好战略有其不可复制性,但是一个好战略的形成,却还是有迹可循的,它的形成机制中的关键方法,是不变的。即分析当下主客观因素,假设应对及解决方案,通过实践来验证并不断修正假设,直至抵达目标。
第一步:发现核心问题
这里的发现核心问题,指的是基于现在在哪里、要去哪里之间的路径和距离分析,找出并发现所需要采取的行动。即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方案,从当下走向未来,实现目标。这里所发现问题的多少和起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直接决定了你做成一件事可能会花费的时间长短。
如果在研究分析阶段,没有很好且透彻地做出分析和判断,导致有些重要的影响因子没有纳入解决方案范畴,那么即便你做对了所有设定方案的内容,也最终无法抵达你所渴望的终点,这就是发现核心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步:假设解决方案
基于核心问题的梳理,接下去的一步就是如何解决这些核心问题了,这里的解决问题,指的是解决你抵达目的地所需要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来源于你的解决方案,一旦落实到位了,你就可能实现你的渴望。
在制定方案阶段,最为关键的是前期核心问题的全识别,再基于此的综合分析之后的方案形成。这需要在你假设初步方案之后,再回头审视和评估是否这些制定的措施已能涵盖所有可能出现的不可控因素,以便于你及时优化完善方案、顺利抵达终点。
第三步:持续实践迭代
在识别问题、制定方案之后,最后的一个步骤就是落实落地,这需要你的持续行动。为什么说是持续行动,而不是行动呢?
首先,行动是实现所有目标必然需要做的事情,只有行动,才能逐一落实方案中的措施,才可能实现最终的目标。
其次,即便有了行动的完全落实,也不一定能够抵达终点,因为在你行动期间,外部和内部因素都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这样的话,你原有的方案就需要做调整了。
比如主观认知通过实践得到了提升,发现原有的策略其实是存在问题的,此时就需要你及时调整策略,在原有行动中时刻纠偏,如此这般才能更靠近目的地。
因此说,行动是抵达目的地的基础,而持续基于过程中内外部因素的改变而做出的及时迭代调整的行动,才是我们最终抵达目标的保证,这就是需要我们持续行动的原因。
基于上述分析,相信你对好战略的渴求会更为理智些,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苛求,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做好当下能做好的事情,然后随着主客观因素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最终的赢得往往需要经历多次失败,坦然接受、放平心态,才可能在抵达目的地时,对自己说上一句,好战略确实可遇不可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