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日在一个备考群里闲聊,有个姑娘借机抱怨起自己遭受了不公正待遇。
我搭话说,“可以打市长热线啊”。
这真是个非常走心的建议,因为我经常通过市长热线解决问题。
姑娘回了一句,“你以为你谁啊,市长那么忙,管你这点屁事?”
……
这理直气壮的语气,让我不确定该不该向她解释——市长热线并不是打到市长办公室里的电话,它只是个便民服务平台啊。
倒吸一口气,关了聊天页面。
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天真,不是无邪,而是理直气壮的无知,和不以无知为耻的迷之自信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带着一种戾气去聊天,一旦别人说出什么自己不懂的话,要率先耍出脾气以捍卫自己的自尊和立场。
-02-
想起一个流传很久的笑话。
重症患者被送医,医院请专科医生会诊,家属大怒。
“都什么时候了,还找专科大夫,快给我找本科毕业的!”
这样的事情接触多了,就知道不能单纯当作笑话看。每个领域确实都有一些不为常人熟知的冷知识。别人不懂的事情可能正是你的专业所在,而你不知道的事可能正是人家熟知的领域。
不过,让人们恼怒的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无知,而是那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态度。是那些不虚心求教,反而理直气壮地样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实际上非常低廉,想知道那方便的知识随手可查,可是大家喜欢了碎片化的阅读,逐渐封闭自己的知识圈。伴随着年龄的上涨,新知识的学习频率变的越来越低。
-03-
除了冷知识,“热知识”也非人人都懂。
朋友是医院影像科大夫,医患矛盾突出的今天,经常遇到一些难缠的患者。
一天,朋友问患者,“拍片子要求是空腹啊,早上没喝水吧?”
“肯定,一口水都没喝。”
过了会朋友再次确定,“确定没喝是吧?”
“怎么不确定啊,告诉你了我一口水都没喝!”
然后做检查,腹腔有积液。这要不是水的话,应该就是有毛病了。
“我真的没喝水,我就喝了一包奶!”
简直要被气到吐血……
今年5月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因病逝世。央视新闻微博客户端发了一条微博,“今日凌晨,杨绛先生去世”。
微博下面竟然很多疑问,“连人家男女都不知道,还好意思悼念?”
excuse me?
让我吃惊的是,这样问的并不止一人。甚至有人在网友好心指出错误后,仍然理直气壮,“给你们文化人丢人了”。
-04-
而且,无知且理直气壮的人,
并非仅限于一些低年龄学生或者低学历人群。
两会期间,知名媒体人纪许光就曾发了张央视新闻的截图,质问道:“节目组是不是年底没发双薪啊,央视新闻也可以用错别字”。
原来这位大记者认为“共商国是”的“是”是错别字,应该改为“国事”……
在网友指正后,竟然强撑不认错,和网友展开了骂战。
也是无言以对。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时间久了让人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和。百度是拼不过谷歌,可是普及常识性知识也是游刃有余的;身边的朋友可能不是大神,但是探讨个问题也是可以的。
要想避免陷入无知窘境,还需主动出击,多问多学。与其理直气壮的无知,我更喜欢你因为才情而由内及外散发出的自信与底气。
网友评论
順著對方的邏輯走嗎?實在是太坑了。
你講了正常話,還惹得別人不爽得嗆你。
时过境迁,当发现身边的人都等着你的把柄和马脚的时候,只能死扛到底。
不同的环境塑造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