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香港与大陆是风格迥异的并蒂双生花。1997年7月1日,米字旗缓降,五星红旗飞升,自此全世界都知道了香港这朵璀璨盛放的紫荆花。回归20周年以来,香港的每一次心跳呼吸,青年大学生都能在最接近的地方感同身受。校园司令【港•真】专栏选择了一个最新鲜的角度——大学生视角,展示港人个性,精描香港风貌,成全大学生的赤子之心。以最真实的记录,展现一个最亲切的香港。
不同于香港给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印象,西营盘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它是香港岛中西区老百姓聚居之处,属于老街区。有人说,如果想要真正了解普通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一定要去西营盘逛逛。那一带的街道狭窄、拥挤,居民楼密度很高,在那里生活的一群群老香港人,用自己的步调,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8996/bf833d469090b759.png)
邝林记店铺外观图
老店40载,古早山货仍有市场
作为香港一个老区,西营盘依山而建,斜路上的,都是少见的老铺,手造蒸笼店、山货店、老饼铺,动辄也有数十年历史。邝林记就在这林林总总的老店中生存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光景。在店内打点的是邝太。1997年,香港回归,而邝太也是在那一年接手老爷邝林的生意。邝林记开业于1968年,早期以售卖山货为主,山货铺是卖竹、草、藤等物料编织的产品。不过随着香港人物质生活提升,山货铺已经逐渐式微,或转成卖家庭用品的杂货店,售卖塑胶和金属为主,有厨具、清洁用品、打扫用具等。
邝太在店里的日子,总让人联想到时光静好。闲时在店内看看自己喜欢的书,或者用ipad看新闻,煲剧。她的恬淡和这个古老的店铺在来来往往的岁月中仿佛融为一幅水墨画。“我接手这个店的时候也没什么压力,我的家公家婆那时候也在店里帮忙。现在也没什么变化。”
她三言两语,就将二十年经营的岁月寥寥带过。“我没有什么期望,就是希望店铺继续经营下去。”
卖的不是物品,是情怀
不知道是不是当代人们的步伐太快,大家总喜欢通过一些特别的方式来回头看看,我们称之为“怀旧”。怀家乡之旧,怀故人之旧,怀情怀之旧。
邝林记还是山货铺时,卖竹、草、藤等物料编织的产品。竹扫帚用来扫地、蒸笼供应给茶楼,竹筲箕用来晒咸鱼和虾干,鲍鱼刷用来清洁、椰壳勺盛肠粉粉浆、葵扇用以暑夏搧凉,种类都反映前人生活点滴。
偶尔顾客会来这买一枝长长的晾衫竹,即旧式的晾衫竹,又称「三支香(插筒式晾衫架)」,这款产品已很少地方有售,因为新式的住宅经已弃用这种设计,但是你能在邝林记找到它的踪影。“因为西环是老区,住宅大厦属旧式,所以还是有需求的,说实话,这款旧式的晾衫竹售卖的店也不多。最近兴起的产品,就是传统公鸡碗和骆驼牌复刻系列保温壸。”邝太说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8996/3e7924d59342f604.png)
邝林记热销驼牌保温壶
店里售卖的公鸡碗有2种,分别在于公鸡碗上的公鸡图案,一种是传统手绘的, 一种是现代印刷的。骆驼牌保温壸,既有有传统的款式,也有复刻版系列,合共10种颜色。骆驼牌复刻系列保温壸广受顾客青睐,主要是因为有研究指出,保温壸的内胆,玻璃胆比不锈钢胆耐用,盛载中药时为避免不锈钢与药材发生化学作用,也转用玻璃胆的保温壸,同时骆驼牌复刻系列保温壶的保温性能也比较理想。
邝林记里的每一样产品,仿佛都被印上了一份香港时代的印记。而顾客在这里,总能感悟到一丝丝独特的香港情怀。
香港有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8996/4dfb8e12b9e9dd29.png)
邝林记店铺内景图
西营盘是有年代感的。但是,老,并不意味着落后。西港岛线的开通,西营盘站的出现,为这里的老店带来了更多商机,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交通的便利,带来的是租金疯狂上涨。很多老店湮没在了这个时代变迁发展的浪潮中。
邝林记的左边,由几年前的新鲜猪肉档变成卖加拿大有机猪肉,右边的则由卖面条转成电器铺。“他们都是自己放盘,不过我又不舍得。做了那么多年,始终有感情。” 邝太若有所思地感慨着。值得庆幸的是,邝林记的铺位是买的,不用面对迫迁问题。
被问及店铺经营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时,邝太说了一句“香港有困难, 就是我们的困难。”同呼吸,共命运,不分你我,携手共行。香港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让人物说话,为城市代言。港真,讲一讲最真实的香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