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净土篇
第四章 净土疏钞等文撷粹
第七节 印光大师《印光法师文钞》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轮回路险,无常迅速;
老实念佛,莫换题目。
三昧境相,唯证方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即俗修真,居尘学道;
佛法世法,一道齐行。
末世凡夫,欲证圣果,
不依净土,皆属狂妄。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活泼泼应诸法相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了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东升,圆明朗彻;语其体,犹皓月西落,清净寂然。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如雪覆千山,海吞万象,唯是一色,了无异味。论其益,现在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
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勿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
须向着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
即使大彻大悟,断惑证真之人,亦须回向往生,以期圆证法身,速成佛果。
死——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
生——若生西方,庶可与佛光寿同一,无量无边矣!
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
心地上不起恶,全体是善,其念佛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
直须守定宗旨,不随经教及善知识语言所转,舍此别修也。
倘若如来不说此法(净土念佛之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于现生了生死。
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悟而不能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开悟者,万无有一。
念佛一法,注重在信愿行三法。只知念而不生信发愿,纵得一心,也未必往生。果具真信切愿,虽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往生。
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一种好高骛胜者,每每以开悟为事。彼重理性,不务事务者,乃弄巧成拙,求升反堕。
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印祖胜赞《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和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得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5580/559f58246482f29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5580/84e9c4d498d5d4e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5580/ab4f0a7ea517601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