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的文章中我们知道了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是根本目的,而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前提就是控制好血压。而控制好血压除了改变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以外,抗高血压药物也是必要的临床手段。
根据各种药物的作用和作用部位可将抗高血压分为以下几类:
一 利尿药 如氢氯噻嗪等
二 交感神经抑制药
1 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等
2 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3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如胍乙啶等
4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奈洛尔等
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
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钾等
3 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等
四 钙通道阻滞药 如硝苯地平等
五 血管扩张药 如硝普纳等
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是:利尿药,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断药和ACE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是近几年发展的新药,故将其置于四大类药物之后,统称为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如中枢性降压药和血管扩张药等较少单独应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动态的。现在的常用也可能变成不常用,现在还没有的也可能取代现在的常用。这不仅仅单指药品,生活里的事情大抵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