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复习关于一年重点命题的内容,通过听音频,通过边听边记录自己听到的有感触的地方,再加上跟着老师的频率去回顾自己当初写的一年重点命题的各个目标,再一次深度和重点命题产生链接。昨天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有关注到的东西。
比如一年健康命题畅想中有提到关于皮肤的状态,复课时回看各个子目标发现皮肤状态并没有被列入。按照制定目标的战略性原则,即使一年我把所有的子目标都完成了我也依然没有达到当初畅想的状态。
发现这个“漏洞”真的好惊喜,自己特别的幸运发现的还算及时。
原来老师苦口婆心说过的学习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无论是从同学那里还是从老师那里,无数次听到梦想、畅想要有画面感,具象化。要把自己想要的以画面的形式,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听了无数次,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了无数次,一次次下定决心,一次次被自己推翻。就这样反反复复,一事无成
这一次复课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动力,竟然把老师说的这个方法用到了自己目前能力之内的极致。
目前针对情感,社交,健康命题,很多自己特别向往的状态图像,把他们一个一个搜集、整理成文件夹。最有突破性的一点是,在给图片命名的时候直接注明自己看到是最打动我的是什么,比如甜美的笑容,优雅的气质,发型等等。
对于这项考验脑力劳动的工作,最重要的不是一次性做多少,而是抓住并享受做的时候那种心流的状态,一鼓作气。
这一次我也稍微有一点点理解,曾经看过一篇关于脑科学分析的文章里有讲到,人类大脑读取视频的速度大于读取图片的速度,读取图片的速度大于读取文字的速度。
也许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短视频营销变得特别火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的运营符合大脑的喜好,抓住了消费者的偏好,甚至有的时候是刻意培养了消费者的偏好。
因为刻意让自己主动真的看见了,所以就真的相信了,最后就真的成真了。
自己曾经看到过的,自己特别向往的照片上的状态,让自己畅想的画面呈现出来,放在自己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显眼的位置,也相当于是时时刻刻在与自己向往的美好状态产生深度的链接。
只要眼睛多次重复看见了,大脑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触点,大脑记忆也会一点一点的存储,每一次的看见,每一次的重复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加深这些记忆,是在刻意的重复,久而久之,目标还远吗
从此时此刻开始,主动让自己看见多一点再多一点~有价值的知识,一定要记得温习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