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会员专题
《千字文》学习笔记(五十五)

《千字文》学习笔记(五十五)

作者: 叶子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23-05-18 21:57 被阅读0次

dí hòu sì xù jì sì zhēng cháng
嫡后嗣续 祭祀蒸尝

【译文】子孙一代一代传续,四时祭祀不能懈怠。

【注释】
妻所生之子为嫡,妾所生之子为庶,庶是众多的意思。先秦礼制,嫡子只有一人,是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位之权。嫡庶之争,无论在皇家或士族,历来都是家族动乱的根源。直到现代社会,培养和任用自己的嫡系,也是当权者上台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后是能够承祖之宗的后代,宗的本义为宗庙、祖庙,后世多指血缘关系。嗣是子嗣,也就是后代子孙的意思,其本义是诸侯传位给嫡长子叫嗣。续是继承、接续的意思。

祭祀是以食物祭奠天、地、祖先的一种大礼。祭天称为祭,祭地叫做祀,祭祖叫做享。古代有五祭:祭天、祭地、祭祖、祭神、祭灶。祭祀时要杀牲,把牲肉放在祭台上,根据祭祀的等级有三牲祭(羊豕犬),有五牲祭(马牛羊豕犬)。

烝尝是礿禘尝烝,四时之祭祀的简称。《礼记·王制》规定:“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这里仅用“烝尝”两个字,代指四时祭祀。


qǐ sǎng zài bài sǒng jù kǒng huáng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译文】跪着磕头,拜了又拜;礼仪要周全恭敬,心情要悲痛虔诚。

【注释】
稽颡是屈膝下跪,以额触地的一种跪拜礼。稽是停留、到达的意思,颡是额头,额头触地停留一会叫稽颡。拜在古代是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的一种礼节,后世发展为两手着地的大礼。

“稽颡再拜”一句,再是第二次,古文里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法。一次又一次的行跪拜礼,叫做“稽颡再拜”。拜多少次是个标准呢?按古制,一拜是三叩首,最多是三拜共九次叩首,故此三拜九扣是大礼,是最高的礼节。

“悚惧恐惶”描述敬畏、畏惧、战战兢兢的心理,是一个人诚敬到极点时的心理反应。我们要注意这里描写不同心里层次的四个用词,程度一层比一层严重。

在祭拜祖先的时候,诚敬恭谨、严肃矜庄,这很好理解。为什么这里说会悚惧恐惶,甚至吓得屁滚尿流,大小便失禁呢?

我们在祭祀天地、祖先的时候,在慎终追远的时候,在先人神灵面前要反省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恶劣的想法、龌龊的心理等一切见不得天地、对不起祖先、给祖宗蒙羞的地方,每想到这一些就会悚惧恐惶。犯小错的人毛骨悚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再厉害一点的人,心中揣揣不安。真正行为有失检点,让祖先蒙羞的就会吓得大小便失禁,屁滚尿流。更有甚者则惶惶不可终日,吃饭吃不下,睡觉也睡不着。

所以古代的祭祀是大典,庄严异常,目的之一就是借天地祖先的力量,净化参与者自己的心灵。

(根据网络资料辑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字文》学习笔记(五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dg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