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本期小姐姐:小阿飞
一个很好延续了老成都享乐主义的成都土著
如果不出意外
她以后会经常出现在这里
目 的 地
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路·人民公园·鹤鸣茶社
关键:近天府广场、宽窄巷子、二号线人民公园站
公园无门票,茶社人均10~30元
去看看,老成都样子
看看在宽窄巷子,在熊猫基地
看不到的
序
民谣歌手赵某一首火起来的民谣,把小阿飞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城市唱得千篇一律而易于折叠。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成都有一条玉林路,以为点杯小酒馆的长岛冰茶就能融入这座城,在玉林路上走一走就能遇到那个人。
其实成都的真实面貌还真不是谁都懂,就像我一直想去玉林路上走一走,但其实成都根本没有他妈的玉林路。
而被钢筋混凝土森林环抱的鹤鸣茶社,从来不会让人失望。不管今晚是去蹦迪还是足浴,真正的成都本土生活是端着盖碗茶沐浴在午后时光里,仅此而已。
懂生活的本土玩家似乎更在意这座城市的人文,而小阿飞就是本土玩家中的一个。
本期《成都去哪拍》,我跟着小阿飞走进老成都享乐主义者的后花园,鹤鸣茶社。
正 文
-1-
相比人民公园的幽静
鹤鸣茶社每天都是喧嚣的
老成都的社交竞技场,游客们的打卡地
绝非浪得虚名
茶社门口的大门
古朴得让你让你致幻
竖构图把小姐姐的脚放在画面最下方
可以利用镜头畸变把腿拉长
依靠在栏杆上来一张
光圈开大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虚化的焦外十分油润
-2-
鹤鸣茶社的人气从来不取决于节日
只要是个晴朗的天气
找个满意的桌子坐下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
拍照也变得异常困难
“阳光能恰到好处的激发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慵懒”既然都来到了最成都的茶社
一杯盖碗茶就是最好的拍摄道具
“坐在这里的人十有八九都会点素毛,但没人关心素毛和花毛的区别”造型和配色都很复古的盖碗
就是闹中取静的不二选择
“区别于夜店青年,来喝茶的年轻人都喜欢端着茶杯摆拍”老成都都是这么喝茶的
一手端碗
一手拿盖
既不烫手,也不会喝到茶叶
“小阿飞说盖碗茶应该这样喝的时候,旁边的大爷似乎在对她的错误示范报以不屑”把茶喝成了艺术的福建籍游客说
茶一直泡在水里,味道会变得苦涩
在成都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小阿飞说
生活也是
-3-
老成都们爱玩
但终究还是顾家的
时间到了五点,大小的牌局陆续散场
人群散去
只剩下一片散乱的桌椅
阳光透过树梢
院子里明暗相间
这是我最喜欢的光线
在光影之中拍人物照
模特一定放在能被照亮的地方
后景不能太亮
最好选择明暗交替的焦外
适当选择大光圈
让焦外虚起来
但是又不能虚得看不清是什么
这几张照片用的50mm定焦
光圈在F1.8—F2.2之间
人群散场后的后院看上去十分杂乱
但是仔细观察
里面不乏很好的机位
用分散在各处的椅子做陪衬
反而更好突出我们的模特
老成都的味道也更浓郁
这座近百年历史的老成都茶馆
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老成都茶文化风貌
记载着成都市井文化的变迁
一墙之隔的人民公园外
近十家都叫老妈蹄花的饭店
开始玩起了跨界,卖起了精酿
“洗碗工每天都要面对数以千计满布茶渍的盖碗”-4-
在鹤鸣茶社拍照不用拘谨
相比重庆崽儿对于外地游客占领洪崖洞的惶恐
鹤鸣茶社的老成都对快门声早已置若罔闻
老成都会客厅的美名
大抵是因为这份包容
关心时政的老李头说
他每天听到的快门声多得堪比大马士革的炮火
凭借对老成都茶馆文化的执着
对摄影一窍不通的他光听快门声就能分辨你用的是尼康还是佳能
“老李关心时政话题,国外总统的风流史他都略知一二。在他看来,白宫不过是座两层小楼”总有上班族在周日恐惧工作日的开始
而周六,他们都在庆幸明天还是个休息日
但是不管是周一还是周日
端着茶碗的老成都每天都在演绎属于周六的悠闲与从容
外地游客喜欢用大众点评衡量成都的一切
他们刚下火车就直奔菜市场里的明婷饭店
还以为自己介入了老成都的灵魂
却不知道只有本地人扎堆的地方才经得起时间的拷问
年轻一代对于地方文化总保持好奇
采耳从业者的工作风采每天都会被不同的顾客上传到抖音app
他们的妻子只要在少城路打开“附近”功能
就可以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在工作
没人知道鹤鸣茶社的客人每天要喝掉多少瓶暖壶的水
就像从没外地人知道进阶老成都的奥秘
从不在于你是否第一批吃上了春熙路的小龙坎
也不在于你是否在宽窄巷子抱过泛着油光的浮雕
坐在鹤鸣茶社的梧桐树下,游客小马拿出手机发了条公司领导不可见的朋友圈。
“成都还是那个成都,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End-
关注【成都去哪拍】,每周都有小姐姐带你们耍成都。
关注我们,让我们用内容关住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