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网络 ©
引言
新冠疫情肆虐之时,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收拾行李前往湖北支援,半个行李箱都是成人纸尿裤。这个以失禁老人为主要目标群体的产品,在特殊时期,成为了重要的物资,登上了热搜,走入了普通人的视线。
高光下,柔软轻盈的纸尿裤被赋予了生命的厚重,帮助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与新冠病毒赛跑。
而当光芒褪去之时,成人纸尿裤守护的是一个数量更为庞大的人群的尊严下限。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五千万老人失能失禁,近三分之一女性受尿失禁困扰需要成人纸尿裤,纸尿裤的销量一年就可达到20亿片。
图片|生活用纸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
这组令人震惊的数据背后,是无数隐秘的羞耻、窘迫、恐惧甚至自责,散落在你我身边不为人知的角落。这些角落承载着无数人的悲凉和心酸,无奈和孤独。
曾经有篇商业分析讲述某老板将纸尿裤企业做到年销量几十亿片。几十亿片,这个庞大的数字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不禁产生疑问,这么多人需要纸尿裤吗?
经过一番搜索才知道,成人纸尿裤的使用者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和其他并发症的老人,他们丧失了沟通能力,无法表达生理需求。另一类是因其他原因(比如生育或者手术)引起轻失禁或是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纸尿裤能更方便生活。
DAOA
薄薄一层:尊严和求生间的屏障
无论是哪些用户,“尊严”都成为了不可绕开的话题。
我去了上海某街道的养老院,规模不小,住着一百多位老人。和人们想象的不同,养老院里的卫生、设施、居住环境属于中上,住在其中的老人也不是因为被儿女抛弃、嫌弃而住进养老院,只是因为子女们要上班,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时时刻刻守护着他们。
这让我想到鲐背之年的奶奶,96了,之前请了一个乡亲阿姨住家照看她,每天照顾饮食起居。但是随着自理能力的减弱,缺乏专业护理知识的阿姨已经不足以应付更高要求的照顾。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要把奶奶留在家里,家人轮流照顾,或者要请专业的护工上门照顾?还是送去认证养老机构,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护理?
对于我们家庭来说,这是迟早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各家需要抛除私心、成见和偏执,经过多轮磨合才能达成共识,因为这本身就是个两难选择。
从商量到决策的中间,有个关键时刻,就是当奶奶完全无法自己如厕,必须靠他人把屎把尿了......
这不是纯字面意义上的把屎把尿,远不止多花钱买些纸尿裤或者是多做一些收拾排泄的动作。
这背后人性的吊诡和精神层面的压抑,远胜于病痛本身。
这意味着不确定的旷日持久,不感恩的拒绝埋怨,不领情的冷言冷语,和不双向的情感交流。
值得欣慰的是,我奶奶的三个儿子都挺孝顺,在老母亲的照顾上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儿媳妇们也都知书达理,任劳任怨;孙辈们也在奉献着自己能尽的力。
但尊严这个东西,实在是需要细心去理解呵护的,失了尊严必产生怨怼和怒气,照顾者和被照顾者彼此折磨,谁会愿意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这样度过呢?
我的奶奶来自中国南方教养严谨的家庭,传统,重视礼教,做了一辈子的妇女主任,操劳一生但内心清高。第一次被换纸尿裤时,一片狼藉,眼神中边流泪边充满怨恨,声嘶力竭喘着粗气,身体弓着,仿佛在和整个世界对抗。那个时候你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求生欲,小小的身体试图维护着最后一道防线。
可过段时间再去,看着养老院里的奶奶安然躺着,护工换纸尿裤时,她的身体无法动弹,眼睛里没有了丝毫波澜,整个人失去了精气神时,我的眼睛顷刻间模糊了,眼泪挣扎着涌出了眼眶,从那道已然不复存在的防线上肆虐而过。
DAOAN
缺失的话题感:纸尿裤使用中的两难
在朋友圈里,除了微商,没有人会分享成人纸尿裤,因为这样的一个词语代表着尴尬、不堪和软弱。一种需求量如此大的产品,在网上的关注度如此低,一时让我觉得,老人的许多其他需求太容易被忽视,例如他们无法用扫码点餐购物,无法手机叫车,无法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利好。
长者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个秘密,避而不谈“成人纸尿裤”几个字。用上了纸尿裤,等于向别人宣告着这是个无法控制身体的人,没用了,甚至成为了累赘。衰老是时间对人体必然的剥夺,成人纸尿裤成了“年老”的分水岭。许多人在第一次接触成人纸尿裤时,内心是抗拒的,既是在抗拒“纸尿裤”这种物品,也是在抗拒衰老的到来。成人纸尿裤对外维护了老人的尊严,又暗暗地损伤着他们的体面,让他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老去。
养老院的护工告诉我,许多老人刚来养老院时,常常会推开想帮忙换纸尿裤的护工,然后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一个人无法自理的时候,就没法在乎了。”
而不同的老人在接触纸尿裤时心态也是天差地别。有些长者认为自己穿纸尿裤是彻底老了的一种表现、比较排斥穿戴纸尿裤。有时,为了避免人未到卫生间就漏尿的尴尬,或者只是为了降低更换频率,老人会有意识地少出门少喝水。但是,少喝水带来的问题比漏尿更严重。科学数据证明,老人每天需最少摄入1500ml水,哪怕仅缺少350ml也会引发意识障碍。一部分认知症老人(痴呆)的前期诱发原因,就是缺水。
看似想尿就尿方便了很多,但是对于一个意识清晰的长者来说,能感知和控制尿意,却还要主动排泄在纸尿裤里,除了身心难受,长期习惯后,感知控制尿意就没有意义了,而根据用进废退规律,没有意义的功能会快速退化。
DAOAN
价格再低: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作为失禁护理产品,成人纸尿裤的设计起源于婴儿纸尿裤,材质也大致相同,通常包括无纺布、卫生纸、高吸收芯层、底膜等,但成人纸尿裤的大小是婴儿纸尿裤的三倍,吸收力和吸收量也强大得多它是老龄化社会与经济文明并行发展的产物。
婴儿纸尿裤的市场庞大,利润空间也高,市场已经被大品牌分割垄断。年轻的父母们只认牌子,杂牌很难进入市场。
相比之下,成人纸尿裤的客户要求远没有那么高,好点的国外牌子,单片纸尿裤价格在6元,国产中高端,单片价格在3~4元之间;而专业的成裤品牌定位大众,主流价格带在2元以下。
一名长期使用纸尿裤的失能失禁人群,平均一天要使用3片及其以上纸尿裤。如果情况严重,或者更加注重体验,一天使用七八片也是有可能的。
假设一天用3片,一个月也要用将近100片。使用高中低档产品一个月的花费大约分别是600、400和200元。
哪怕是最低一档的价格,但是在老人的心里,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都是一辈子一分一厘省过来的,这样的日常开销变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量。他们会这样算,哪怕每个月200元,乘以12,后面该再乘以多少年才是个头呢?
而这样的成本,在农村更是变成了无法接受的的奢侈。农村也有大量瘫痪卧床的老人,一般家人用旧衣服做成尿布,或是垫个小床单,弄湿了以后再换洗。冬天最麻烦,老人的棉裤打湿后很快就冻僵了,洗床单的人也冻得手通红,“都受罪,没那么多讲究,省着点用,洗洗晒干后好使,实在不行套个塑料袋就好。“而夏天的麻烦随之而来,因为没有彻底消毒,一次次简易的洗晒后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细菌繁殖,高温和潮湿是天然的温床,闷在裤子里容易生疮。
DAOAN
成人纸尿裤市场增长远超妇婴产品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老龄化更加严重,其中日本是世界大国中老龄化比例最高的国家,在2020年即达到了约29%。
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据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2035年和2050年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则分别达到22.3%和27.9%。
图片|网络 ©
与老龄化形影相随的就是失禁问题。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8%的男性及15%的女性需要使用失禁用品。这一庞大的基数,再加上65岁以下的瘫痪和半瘫痪患者以及其他原因的失禁病人,中国需要使用成人失禁用品的总人数近7000万人。
全球成人失禁用品的渗透率存在很大差异。知名调研公司PHC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北美成人失禁用品渗透率为60%,欧洲为43%,亚太地区为38%,而中国的平均数据仅为6%。也就是说,只有6%的失禁人士、约420万人在使用成人失禁用品。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据统计,2020年,中国成人失禁用品市场规模达到104.65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144.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01%,增长迅速。预计2021年中国成人失禁用品市场规模将达118.92亿元。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用于轻度失禁的护垫产品,以及用于中度到重度的拉拉裤产品,仍然是失禁类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型。
图片|资料用纸委员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
DAOAN
数字背后的中国式养老困局
庞大的数字,反映的是宏观趋势和市场,实际体现的是微观层面养老需求的矛盾具化、需求上涨和消费升级。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20多年,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
老年人上了年纪,普遍会有一些慢性病。大部分老年人生病时,子女往往不能及时在身边照顾,而且老年人自身医药知识不足,所以很多人喜欢拖,小病拖,大病也拖着,到最后身体越来越差,甚至难以照料自己,最终导致晚年长期卧床。这也是影响成人失禁用品市场的一个因素。
对于失能老人的照顾,不仅需要专业护理人员,成人纸尿裤也至关重要。他们是尿失禁患者,同时也是老年人,更是辛勤了一辈子的父母亲。因为漏尿而睡不好觉,天天憋在家里,甚至心情抑郁、心理自卑,从身体和精神上受到双重伤害。通过成人纸尿裤或其他失禁用品,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体面,是儿女应尽的孝道。
“虽然我生病了,生活不能自理,日常需要看护,但我还想尽可能体面地多活一天。”老人们在这刻都只是一位普普通通、想留住自己尊严又无能为力的老人而已。人都会老去、离开,对身体机能衰退和年华逝去必然的恐惧或许是人的最终恐惧。而在这样一个老龄化严重的社会,既要让老人得到专业的照护,解决实质问题,又要给予足够和有效的关爱,也是我们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所在。
中国式的养老困局本质上就是老人多,资源少,就像教育和学区房,都是稀缺的社会资源。要彻底解决,短期不可能,基本矛盾没有解决,短期也无法解决。资源解决以后,就是钱的问题。钱的问题解决后,就是科技和和长者相向而行,寻求最大公约数,共生发展。
而当政策、社会资源、行业、观念以及技术都已经进化到能够顾及到这个隐秘角落时,也应当是子女们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了。让专业的归专业,家人归家人。
写在最后
“孩子在异地工作,就别麻烦他们了。”老人小心翼翼又卑微的样子,看得人心里发酸。
老人不想成为孩子的负累,可他们终将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老;子女想多陪陪父母,可现实的拉扯总让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似乎自古以来,父母对子女跟子女对父母关爱的程度,通常不会是等量齐观的。
在不断的轮回中,父母总是做出格外多牺牲的那个角色。
理解,善待和接纳“老”,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先去看见父母的痛苦、隐忍、不安、羞耻、窘迫、恐惧、自责、无奈和孤独。
然后,付出所有的陪伴、关心、无私、照顾、尊重、理解、安慰、沟通、温暖和爱。
就像当时父母迎接你时的竭尽所能和欣喜若狂的模样。
- END -
文案为道安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