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寒假阅读的三大问题三大招儿
文/童喜喜
1、问: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否需要中、英文阅读区别对待?还是遵从一种“大阅读”概念?
喜答:
阅读从习惯培养的角度来说,需要通过孩子最喜爱的内容、最熟悉的语言入手,这是最为便捷有效的方法。但是,就像主餐和零食的关系一样,孩子仍然可以接触第二语言(比如英语)的读物,尤其是以图画为主的读物,这并不会阻碍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2、问:在开展阅读的过程中,不同年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的孩子,所面临的问题,原因是否有差别?
喜答:
从阅读习惯的培养来说,不同年龄面临的阅读问题,是有很大共性的。我一直呼吁,所有孩子在阅读中都面临着三个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第一是兴趣阶段,第二是习惯阶段,第三是品质阶段。
所以,在第一个阶段,孩子面临的问题通常是不喜欢读书。这时不管他是多大年纪的孩子,一定要为他提供感兴趣的内容的图书,这时就不必强调作品的经典性,而更应该注重作品的娱乐性,才能真正吸引住孩子。
到了第二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就应该是数量的积累。只有通过阅读相当数量的图书,才可能培养出阅读习惯。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图书,但是,这时阅读的图书,不要强调对难点的攻克,而应该重视孩子能够主动阅读有一定难度的图书即可。
到了第三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提升的问题,此时的孩子会下意识里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常阅读,可是,如果一个孩子这时还写不好作文,或者学科成绩很差,这就是孩子阅读的品质不够。这个阅读品质,一方面指的是内容,也就是此时需要强调阅读经典图书,一方面指阅读的方法,也就是,对于图书,如何细嚼慢咽,如何读后创造。
3、问: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主要指小学、初中生,父母怎样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提升他的阅读兴趣?
喜答:
无论小学或者初中,首先,应该提升阅读兴趣,其次,再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兴趣时,要从孩子当下喜爱的内容或者形式入手。比如小学阶段,可以提供更多绘本,初中阶段,可以提供相应的漫画,这些图画为主的形式,可以吸引所有缺乏阅读兴趣的孩子;同时根据孩子自身的爱好选材,比如喜欢飞机大炮,就给他买飞机大炮内容的图书,喜欢小猫小狗,就买写小猫小狗的图书,这些内容自然就能对孩子产生吸引力。
如何培养阅读习惯,有一些方法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比如规定每天必须读课外书的时间,这是培养阅读习惯的不二法门。比如,让家里的各处放书,做到随手都有书可拿。比如,根据不同节假日、不同主题,整理书架上的书。比如,做任何事情,遇到问题时,都主动从书里去找解决的方法等等。
儿童文学作家 | 教育专家 | 童喜喜 著
湘鄂赣3省专家联合推荐30种优秀图书
该书入选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推荐“父母必读的100本书”
《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荐"家教亲子"类十大图书
深圳市图书馆读者借阅率总榜十大图书(唯一阅读指导书)
网友评论